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1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240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内外有关环境污染物导致健康风险的毒性机制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环境污染物对机体肠道菌群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其对毒性效应的调控作用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本综述在归纳近年来国内外人体及模式生物的肠道菌群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以重金属污染物、微纳米颗粒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抗生素为代表的典型...  相似文献   
102.
高效降氰菌群的构建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筛选到的降氰菌中构建出了优于单一菌种降氰活性的复配菌群CNR.研究了该复合菌群的生长条件,探讨了温度、pH、接种量、氰化物初始浓度及降解时间等因素对CNR降氰的影响.研究表明,复配菌群CNR适应碱性环境,可降解高浓度氰化物(CN-11 000 mg/L),并对金属氰化物和脂肪族腈具有极强的降解能力.在有氧、pH 11、33 ℃和接种量10%条件下.含CN-11 000 ng/L培养液经60 h降解后,CN-1浓度降为0.49 mg/L,降氰率高达99.96%,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3.
从冬季时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高生物活性的耐冷细菌和耐冷酵母菌,以低温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分别测定单株菌及混合耐冷菌群有机污染物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共分离出从属于黄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芽胞杆菌属等的耐冷细菌6株;从属于毕赤酵母菌属、假丝酵母菌属、红酵母菌属等的耐冷酵母菌4株.耐冷菌在5℃条件下具有相对较短的世代时间:9.04~13.11 h.单株耐冷细菌F和耐冷酵母菌AH在5℃条件下的COD去除率分别为64%和83%.混合耐冷菌群经驯化后可较高地去除低温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COD去除率可保持在83%~87%.  相似文献   
104.
矿井被关闭前后,井下环境条件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温度、压力、光照、水质、氧化还原条件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由此引起废弃矿井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演替规律发生变化,微生物的演替也将影响到井下污染物的降解和矿井水水质。该研究利用井下原煤、煤泥、矿井水进行了废弃矿井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下的模拟实验,探讨了2种模拟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多样性变化特征,实验周期为135 d。实验结果表明,矿井关闭后,细菌为环境中可培养好氧微生物的绝对优势菌群,占比例达到90%以上。封闭和半封闭条件下细菌丰度和多样性均呈增加趋势,但受环境中氧含量的影响,封闭条件下厌氧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出现明显的增加。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细菌群落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封闭及半封闭条件下实验体系中优势细菌主要为芽孢杆菌(Bacillus)和乳球菌(Lactococcus)等兼性厌氧菌,随着时间变化,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daceae)、硝化螺菌(Nitrospira)和节杆菌(Arthrobacter)等好氧菌逐渐衰亡,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拟杆菌(Bacteroides)、链球菌(Streptococcus)、明串珠菌(Leuconostoc)等厌氧菌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05.
阜新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资源型衰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及模式,并从区域竞争和创新思想出发,在分析阜新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阜新市区域发展战略模式及相关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06.
功能性低聚糖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功能性低聚糖的现状、生理功能、主要种类、结构、生产、特性及其应用,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7.
用于抗油拒水防污功能服装的有机氟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8.
程彬彬  林波 《环境工程》2008,26(6):17-19
从印染污水排放口污泥中筛选出3株具有高絮凝率和降解能力的菌株,将3株菌株进行复合,得到复合菌群JFFH-124。实验表明:复合菌群JFFH-124的絮凝能力和降解COD能力都比单菌株强。经过JFFH-124的絮凝和降解处理,印染废水的色度从150降低到23,脱色率达84.5%;COD从530 mg/L降低到96 mg/L,去除率达81.9%。  相似文献   
109.
降解五氯酚的微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微生物种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好氧的条件下培养出颗粒污泥并用含五氯酚(PCP)的废水对颗粒污泥进行驯化,研究了培养过程中颗粒污泥的MLSS、SVI、粒径以及对COD和PCP处理能力的变化.颗粒污泥培养成熟后, PC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3%和86.1%.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颗粒污泥的结构,颗粒污泥内细菌种群丰富,大多数为短杆菌和球菌.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培养出的微好氧颗粒污泥以及用PCP驯化后的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群进行了初步分析和对比,用PCP驯化后的微生物种群发生了较明显的动态变化,新增了某些菌群,如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um)和硫酸盐还原菌等.图6表2参20  相似文献   
110.
pH5条件下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特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宫曼丽  任南琪  唐婧 《环境科学》2005,26(2):177-180
采用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以糖蜜废水为底物,探讨了pH5条件下生物制氢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特性.结果表明,保持反应器内pH为5,污泥接种量为6g/L、COD启动负荷为7.0kg/(m3·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h等条件,可在30d内完成产氢发酵菌群的驯化.此时系统氧化还原电位(ORP)稳定在-460mV~-480mV之间,系统呈现明显的混合酸发酵特性.其液相末端发酵产物比例分布相当,乙酸、乙醇、丁酸、丙酸和戊酸含量分别占发酵产物总含量的36%,33%,18%,13%.没有占绝对优势的发酵产物.气相中的氢气含量30%~35%,其最大产氢能力为1.3m3/(m3·d).生物制氢反应器混合酸发酵稳定运行期各种产酸发酵细菌处于均势地位,以球菌和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