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1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240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91.
以甘油为SBR反硝化除磷的碳源,研究了甘油作为反硝化除磷碳源的可行性,以及不同初始pH与进水COD/P对反硝化除磷效果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反应器中驯化期与稳定期的菌群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油作为反硝化除磷的碳源具有可行性,除磷效率达到79.2%,平均出水TP为0.98 mg/L。pH为7.6、COD/P=20左右时处理效果较好。以甘油为碳源驯化的除磷污泥中,在"目"级别上的主导菌群以红环菌目(Rhodocyclales)为主,从驯化到稳定,其比例由24.8%增加至42.4%。通过与已知除磷菌序列比对(BLAST),在序列相似度为97%条件下,种泥中除磷菌序列比例为0.71%,随着污泥驯化,除磷菌序列比例由驯化期的1.6%提高至稳定期的8.0%。  相似文献   
92.
大肠杆菌是人及各种动物肠道中的正常寄居菌,食物或水中大肠杆菌的检出即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近期粪便污染。在检测原理和步骤、适用范围以及检测结果等方面对两种常规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作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3.
微气泡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刘春  年永嘉  张静  张明  张磊  龚鹏飞  肖太民  李星 《环境科学》2014,35(6):2230-2235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是废水处理中的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和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本研究采用微气泡曝气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研究了SND过程中污染物去除效果并检测了生物膜功能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微气泡曝气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内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通过提高进水COD负荷和C∶N比,降低溶解氧(DO)浓度,同时增加填料床层孔隙率,可以改善SND效果.当进水COD负荷和总氮(TN)负荷为0.86 kg·(m3·d)-1和0.10 kg·(m3·d)-1,且填料床层孔隙率为81%时,COD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7.6%和70.2%,实现了COD和TN的同步高效去除;同时,微气泡曝气对氧传质的强化作用使得氧利用率高达91.8%.此外,生物膜活性和硝化及反硝化功能菌群的变化,与反应器COD、氨氮和TN去除能力的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4.
功能性新材料在军事装备、工业、建筑、医疗和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下面按应用分类介绍。1 用于生活保障方面 如适应环境纤维、温湿感、舒适感的纤维。 美国新泽西州的Sensor Products公司推出一种可显示触觉压力的薄膜。使用者可方便地将该(压力点)薄膜传感器放在接触面的专门位置上,当施加压力时,薄膜会立刻且永久的改变颜色。这种颜色的强度是与所施  相似文献   
95.
ZE-1号印染废水脱色菌群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染废水是水体的主要工业污染源之一。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对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是一条可行的途径。浙江省环保科研所曾选育得到一组脱色性能较好,具有应用前景的混合菌群。命名为ZE-1号脱色菌群。  相似文献   
96.
优势菌处理印染废水中水解池的脱色机理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采用投优势菌群的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已稳定运行3年以上的印染废水处理工程的水解池进行菌种的分离、鉴定;对分离得到的10株纯菌进行单株及10株混合菌群的脱色能力、脱色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数量及脱色能力上,运行前投入的主要用于脱色的分属于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红螺菌属的菌株仍占优势;混合菌群的脱色能力优于单株菌,对温度、pH值的适应能力更强,脱色时间更短;菌群的最佳脱色温度是30℃,pH值为9。  相似文献   
97.
针对低氨氮废水单级自养脱氮工艺(SNAP)系统的构建需要接种特殊种源且工程应用复杂的问题,采用生物亲和性好的天然椰丝纤维为填料,开展了低氨氮废水SNAP系统自然挂膜构建实验,考察了进水COD/TN对系统脱氮效能及脱氮路径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温度为(30±1)℃、进水氮负荷为0.1 kg·(m3·d)-1时,采用自然挂...  相似文献   
98.
绿豆贡菊功能性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感官评定和正交试验法对绿豆贡菊功能性饮料的工艺和配方进行了探讨,确定绿豆贡菊功能性饮料的最佳配方,即绿豆液用量6%、贡菊液用量O.25%、柠檬酸用量0.025%、阿斯巴甜用量0.012%。该产品为淡黄色、澄清饮料,其主要功能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含量为1.08%,饮料pH为4.6,适用于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普通人群食用。  相似文献   
99.
利用有效微生物菌群控制蓝藻水华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蓝藻水华污染在我国和世界都呈现迅猛的发展趋势,如何治理是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2008年7~8月在北京市延庆县妫水湖的现场围隔水体中,通过投加筛选和培养土著有效微生物菌群(EM菌),对控制蓝藻水华污染形成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投加EM菌不仅可以控制蓝藻水华的暴发,使蓝藻生物量降低70%以上,而且可以快速降低水体中的氮和磷浓度,因此,明显控制了蓝藻水华的形成,在治理湖泊蓝藻水华污染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探讨矿化垃圾再利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可行性,研究了矿化垃圾生化反应床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势菌群的镜检和提取、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运行参数如下为水力停留时间12~24 h,水力负荷100~140 L/(m3·d),COD污染负荷240~360 g/(m3·d),布水周期为24 h条件下的进水历时为6 h;适宜的工艺运行参数条件下,矿化垃圾生化反应床对模拟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97%以上,总磷去除率95%以上,氨氮的去除率在98%以上;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矿化垃圾生化反应床内的微生物群落以球菌为主,该菌体对模拟印染废水具有良好的专性降解作用。研究结果将对矿化垃圾的再利用和印染废水的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