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9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517篇
安全科学   1498篇
废物处理   147篇
环保管理   952篇
综合类   4378篇
基础理论   689篇
污染及防治   389篇
评价与监测   178篇
社会与环境   382篇
灾害及防治   367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800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800篇
  2007年   730篇
  2006年   517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我国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问题与研究对策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黄俊  余刚  钱易 《环境保护》2001,(11):3-6
本文分析了我国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污染来源、存在现状,着重剖析了我国在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所面临的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展POPs研究的对策,指出了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3.
174.
近年来,我国在能源、农业、交通运输、市政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广泛使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开展建设和运营。为客观地掌握国内外PPP的研究现状,明确当前的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笔者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和SSC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工具Histcite Pro对当前国内外PPP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计量学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PPP研究最早开始于1952年,且从1993年开始文献呈现增加趋势;美国、中国和英国在该领域发表文献最多,且国际上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单位主要集中在美国境内,我国研究实力较强的有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国PPP项目、风险、绩效、疾病、药物研发、金融、可持续、公共卫生等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5.
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分类与价值分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和价值进行分类,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包括生物生产、调节物质循环、土壤的形成与保持,调节气象气候及气体组成,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传粉播种,防灾减灾和社会文化源泉,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6.
大气功能区划分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颖  候盾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3):11-14,20
文章分析了大气环境功能区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功能分区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功能分区中正确考虑风的向影响的原则,剖析了模糊数学理论进行了功能分区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综合考虑社会功能,气候地理特征及环境现状的定量划分功能区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阐述了这一方法的具体步骤,并将之应用于一案例中。  相似文献   
177.
兰坪金顶地区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实际调查资料,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评价区土壤中铅,锌,镉、砷4元素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在背景值判别方面合理地运用了富集数法和表底土比较法,给出了符合该地区土壤环境的4种元素背景值。  相似文献   
178.
我国滨海湿地的功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天然湿地有滨海湿地、江河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三大系统,其中滨海湿地系统的亚系统和类型最多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按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滨海湿地的下限为海平面以下6米处(习惯上常把下限定在大型海藻的生长区外缘),上限为大潮线之上与内河流域相连的淡水或半咸水湖沼以及海水上溯未能抵达的入海河的河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滨海湿地面积为300~400万公顷。 滨海湿地系统包括潮上带湿地、潮间带滩涂湿地、潮下带近海湿地、河口沙洲湿地和沿岸离岛湿地等亚系统。各个亚系统又有一些湿地类型,如从底质和植被区分有淤泥质、沙质、基岩、生物礁及红树林、米草、芦苇等类型。 湿地及其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存在着许多明显的或潜在的作用,即所谓湿地的功能。这些功能可分为“实物”性和“服务”性两大类。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及提供人类的食物、建材、能源和其他工业原料等称作“实物”性的功能,调控水量(抗洪防涝)、抵御风暴等自然灾害、净化环境等称作“服务”性的功能,这些功能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丧失湿地就失去这些功能,因此,保持湿地及其生态系统的功能就是确保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9.
180.
湖泊使用功能损害程度评价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提出了一处以水污染损失率为基础的对湖泊水体使用功能损害程度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被岍予鲜明的物理意义。对东湖水体进行的表明:东湖水已不适合饮用和游泳水源(重损害,损失率分别为69%和56%),其主要污染物来自营养物质,且以磷为限制性因素;东湖水人体非直接饮用的旅游娱乐用水也已构成严重威胁(中损害,损失率20%);作为养殖、农灌及一般居住环境用水尚好(损失率〈8%);其综合损害程度为中损害(损失率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