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8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305篇
安全科学   744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370篇
综合类   1239篇
基础理论   275篇
污染及防治   157篇
评价与监测   140篇
社会与环境   174篇
灾害及防治   14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为了评价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河口湿地土壤碳动态的影响,利用配对的试验设计在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的高潮滩和低潮滩各设置1条入侵种互花米草与土著种的配对样线.结果表明,与土著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入侵显著增加了长江口湿地的植物碳库、土壤微生物碳、土壤总碳库和有机碳库,而对占土壤总碳库60%以上的无机碳库无显著影响,意味着互花米草入侵导致的土壤总碳库改变主要是通过增加土壤有机碳库来实现的.高潮滩互花米草和芦苇群落的年均土壤呼吸强度分别为(210.02±4.90),(157.79±6.39)mg/(m2·h);低潮滩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群落年均土壤CO2排放速率分别为(157.41±5.27),(110.90±5.16)mg/(m2·h),表明互花米草入侵显著增加长江口湿地的土壤呼吸.上述结果意味着互花米草入侵同时增加土壤碳输入和碳输出,但入侵也显著增加了土壤碳库表明入侵增加的土壤碳输入显著高于增加的土壤碳输出.本研究表明互花米草入侵可能会增强了长江河口湿地的土壤碳汇强度和固碳能力.但仍然需要长期系统的监测研究,以便全面定量评估互花米草入侵我国滨海湿地的综合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S-T模型,运用集对分析理论(set pair analysis)构建基本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并参考毒性当量因子确定各指标权重,应用三角模糊数(triangular fuzzy number)对差异度系数进行改进,基于加拿大沉积物环境质量标准,对沉积物中多环芳烃进行生态风险分级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考虑到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素并做模糊处理,对差异度系数进行改进体现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生态风险等级标准的模糊性,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态风险分级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客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以项目管理为体,数字化技术、动态考核为翼的"一体两翼"管理思路,通过在近2年物探施工项目中的实施,物理公司整体物探作业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为提高项目质量和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易敏 《中国环境监测》2020,36(2):225-234
研究上海市机动车污染的动态排放测算和网格化动态排放清单构建,在实时的交通数据和交通环境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交通模型、机动车排放清单模型等业务模型和算法,依托大数据存储、可视化和GIS等技术,开发了上海市机动车污染物实时排放预警系统,实现了上海市全市道路的机动车动态排放测算、交通环境政策实施情景模拟和网格化排放清单,更新频率为每30 min一次,包含PM、NOx、CO、SO2、VOCs等污染物和9种车型。系统建成后直接服务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大气污染排放实时总量跟踪评估、污染源管控措施分析及监测成因分析等提供了有力的实时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以邢台市环境保护监测站10年来的监测资料为依据,运用单因子比值法,环比发展速率外推法和直线回归法,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及10年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评述,并对发展趋势做了预测性评价。  相似文献   
16.
结合CIRP试验场包气带的介质结构及渗透性特征,在S9孔进行了短期的孔中水位、孔口气压和温度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观测孔水位波动与大气压变化有关,水位波动具有伪变化。水位伪变化对于试验场潜水位的监测有一定影响,因此,应对带有伪变化的水位观测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以反映潜水位的真实动态。  相似文献   
17.
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酞酸酯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作了半挥发性有机物中流量采样装置,使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样,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酞酸酯类,并对样品净化方式、目标化合物在气相和颗粒物上的分布规律及采样器的捕集效率进行了试验.方法在0.50 mg/L~50.0 m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当浓缩体积为1.0 mL、采样体积为144 m3时,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4×10-3 μg/m3~6.0×10-3 μg/m3;当采样体积为6 m3时,检出限为0.008 μg/m3~0.145 μg/m3.  相似文献   
18.
三氯杀螨醇在兰州地区蔬菜土壤中和解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氯钉螨醇在兰州地区蔬菜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动态,并讨论了不同土壤类型、有机肥含量、向生物和光照对降解动态的影响;得出三氯杀螨醇在田间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7、8天,大约需56天可基本降解完 毕。微生物、光对其降解具有促进作用,土壤有机肥含一的增加则会减缓降解过程,在耕种灌淤土中的降解速率明显大于淡灰钙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产量不同风险类型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论文以中国各省份、各地区历年粮食单产为基本资料,采用统计方法,以风险分析技术为核心,定义粮食产量风险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迭代自组织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全国地区级和省级粮食生产单元进行了减产风险要素分区和综合风险指数分区,分区的结果反映了粮食生产风险水平的区域分异与各地区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性质和生产力水平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粗集理论,并将其用来确定旅游资源评价的客观权重.为了解决在评价过程中只采用主观权重或客观权重进行评价带来的片面性,提出了综合权重,构建了综合权重函数.最后通过实例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为旅游资源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