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9篇 |
免费 | 123篇 |
国内免费 | 12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37篇 |
废物处理 | 13篇 |
环保管理 | 39篇 |
综合类 | 484篇 |
基础理论 | 65篇 |
污染及防治 | 64篇 |
评价与监测 | 4篇 |
社会与环境 | 15篇 |
灾害及防治 | 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973.
等温层曝气器内表观水流速度直接影响等温层曝气的充氧效果,针对表观水流速度难以准确计算的普遍问题,系统分析了曝气室内气水两相流运动所受的驱动能量与损失能量,提出了尾涡和顶部能量损失的无量纲表达式,建立了曝气室内水流的一维水动力学模型,以及基于MATLAB真域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采用美国Prince湖等温层曝气器的实际运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表观水流速度的预测误差在±8%以内,明显低于现有预测误差±20%.当曝气孔直径为2.6mm、曝气量从0.018m3/h增加到0.063m3/h时,曝气室内表观水流速度随曝气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曝气量固定,曝气孔直径从2.6mm减小至0.26mm时,表观水流速度随曝气孔直径的减小而增加,而当曝气孔直径进一步减小至0.026mm时,表观水流速度基本不受影响.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驱动能量和各项损失能量,揭示了引起表观水流速度变化的内因.建立的水动力学模型可用于指导等温层曝气器的设计和优化. 相似文献
974.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12)
利用DUSTMATE粉尘检测仪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内不同冠层高度(2、7、14 m)的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进行昼夜监测,研究空气颗粒物(TSP、PM_(10)、PM_(2.5)、PM_(1.0))质量浓度日变化规律及垂直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同步的气象数据,采用非参数分析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气象要素对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粒径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呈"三峰"型,不同粒径空气颗粒物的峰、谷出现时间稍有差异,随着冠层高度的增加,白天低谷和夜间高峰有所滞后;(2)2 m处4种粒径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最大,随着冠层高度的增加,相同粒径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逐渐减小;(3)4种粒径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相互之间均呈正相关,相关性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4)4种粒径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与风速和温度呈负相关,相关性随着冠层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75.
滤层厚度对慢滤池深度处理污水的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慢滤池用于污水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并利用小试装置研究了滤层厚度对慢滤池性能的影响。选取浊度、COD和色度三个指标,在滤层不同深度处多次取样,分析各指标沿滤层厚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粒径为0.4~0.6mm,滤层厚度为800mm的石英砂做滤床时,慢滤池对二级出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当进水浊度、COD和色度分别为1.3~6.9NTU、30.4~70.0mg·L^-1和20.6°~57.6°时,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6.5%、45.0%和46.3%。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慢滤池类似一个微缩的污水二级处理系统,滤层表面的粘性滤膜起到类似初沉池的作用,可以对各指标实现较好的去除,58.6%的浊度、52.7%的COD和45.7%的色度是在滤层上部去除的;慢滤池中部起到类似曝气池的作用,下部起到类似二沉池的作用,对水质指标也能实现一定的去除。 相似文献
976.
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水库蓄水期起始时间对保证水库正常运行、下游灌溉、供水、河道生态需水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库。而目前在实际水库运行中也没有一个较好的合理确定标准和方法,只能根据流域特性水库运行管理人员主观确定,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增加了水库正常运行的不确定性,不能充分发挥水库各方面的效益。因此提出在以MOD IS积雪监测数据基础上结合零度层高度监测数据即雪线高度合理确定水库蓄水期起始时间的方法,更具有说服力及合理性,对水库运行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有利于当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通过实际应用说明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7.
粤北亚热带山地森林土壤有机碳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位于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广东第一峰——石坑崆,从海拔300 m起到山顶部1 900 m范围,每隔100 m高程设置1条10 m×120 m的样带,共17条样带,研究土壤有机碳含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植被类型和凋落物层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0~20 cm和>2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均随海拔梯度变化呈极显著差异(P<0.001),并随林分类型不同而呈高度显著差异(P<0.01),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上呈随海拔上升而升高的变化趋势。凋落物层厚度仅对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可见,海拔梯度变化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综合和主导因素,而最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还易受林分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反映了土地利用变化及自然保护历史。该研究结果提示,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保持林地适合的凋落物层厚度有助于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相似文献
978.
探讨富集因子背景值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富集因子(EF)背景值的选择,利用黑龙江省甘南县大气降尘重金属元素数据,分别选用黑龙江省A层土壤环境、平均大陆地壳、大陆上地壳为背景,计算Cr、Mn、Ni、Pb、As、Cu、Zn的EF值.研究表明,采用平均大陆地壳和大陆上地壳元素丰度作为背景值时,Pb、Zn、As等元素的EF均值大于2,元素富集一定程度上与人为输入作用有关;采用黑龙江省A层土壤作为背景,As元素EF均值小于2,元素在大气中的富集主要为自然输入;通过相关性分析,As与Cr、Mn、Ni、Cu同为自然源,结果与选用黑龙江省A层土壤为背景时判别结果较一致.本文认为,导致不同背景值取得的EF值差异较大的原因为自然条件下元素的富集和亏损,采用区域土壤元素背景值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大气降尘中元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79.
980.
目的 研究获得重庆地区电离层Es的遮蔽特性,以及强Es对短波链路可用频率的影响,为相关无线电系统设计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8年期间重庆站电离层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Es临界频率和遮蔽频率的变化规律。引入遮蔽因子,分析Es遮蔽因子随地方时、季节的变化特征。利用新乡–昆明站短波链路试验数据,对强Es期间的链路可用频率变化情况进行验证。结果 重庆地区Es主要发生在夏季白天,峰值强度出现在6月份的上午,临界频率约为8MHz。遮蔽因子的峰值出现在7月份,最大值约为0.8,且在日出前遮蔽效果较其他时刻显著。全遮蔽Es可发生在各地方时,平均发生率约为10%,峰值位于上午,峰值发生率约为21%。发生强Es遮蔽时,能够到达电离层F层并被反射的短波链路最低可用频率增加,特别是在白天。通过Es散射的链路最高可用频率显著增加,平均增加约10 MHz。结论 重庆地区电离层Es的遮蔽程度主要随地方时和季节变化,随太阳活动的变化较小。Es的遮蔽程度在夏季的上午达到最强,在春秋季较弱。强Es期间,依靠电离层F层反射传播的短波链路最低可用频率增加,导致可用频段变窄,同时利用电离层Es散射传播的链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