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3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771篇
安全科学   599篇
废物处理   152篇
环保管理   381篇
综合类   2686篇
基础理论   427篇
污染及防治   319篇
评价与监测   221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831.
选用不同的化学除磷药剂及固液分离方式,针对膜生物反应器出水进行后置化学除磷静态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在MBR出水平均浓度为(6.0±0.3)mg/L时,在化学药剂的最佳投药量和混凝时间的条件下,TP可以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去除率达到95%以上;滤液达一级A标准,氯化铝、氯化铁、聚合硫酸铁、硫酸铝最佳投加量为1.5 mol/mol,硫酸铁、聚合硫酸铝最佳投加量为3.0 mol/mol,最佳混凝时间均为10 min;滤纸和滤膜可以有效分离混凝混合液中的TP,滤液TP可稳定达一级A标准,而微网对混合液中粒径小于D10的颗粒无法分离,致使滤液TP无法达标;PAM投加后,絮体粒径显著增大,固液分离效果也相应增强。微网分离效果较投加前有了明显提高,滤液TP可稳定达到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832.
运用工业代谢分析方法对某农药化学工业园能源代谢系统进行量化分析. 结果表明:提升能源转化水平、改善能源利用效率是优化该工业园能源系统的2个有效途径,可减少能源代谢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 进一步根据能源代谢模型量化分析得出,提升工业园热电厂运行水平,达到供热煤耗0.043 t/GJ,供电煤耗4.538 t/(104 kW·h)(2004年江苏省平均水平),将较2005年水平减少原煤消耗35.31%;将能源利用水平较低企业的电力利用效率和蒸汽利用效率分别提高到园区平均水平(58.01%和63.84%),可较2005年水平减少原煤消耗2.5%左右.   相似文献   
833.
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对垃圾渗滤液,特别是老龄化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差,而膜生物反应器(MBR)在这方面显现出巨大优势。MBR通过截留微生物保持高生物量浓度,只需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并可承受较大有机负荷率,能有效去除有机物及微污染物,对氨氮的去除率达90%以上。优化条件下,对老龄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去除率达75%以上。虽然MBR性能稳定,但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和高浓度的氨氮对反应器有不良影响,并且较大的污泥龄也会降低反应器的性能。然而厌氧MBR和改进型活性炭粉末MBR在垃圾渗滤液的治理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34.
用化学絮凝法处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生产废水的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抚顺醇醚化学厂主要产品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近期生产品种的改变,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品为主导产品。原废水系统不能适应该废水的处理,通过实验,采用化学絮凝法处理,LAS去降率大大提高,能够保证原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35.
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与源解析技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国内外在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国外对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集中在排放特性的研究、模型的建立、内聚力/分离力的研究和物理-化学特性研究上,国内主要进行了有关可吸入颗粒物基本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36.
氧气进入还原性的地下水中,会与地下水中的还原性组分发生系列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地下水的化学特性,通过调控这些化学反应有望快速修复污染地下水。为此,该文以江汉平原高铁地下水为例,研究曝气对地下水化学特性的影响。曝气实验在湖北省潜江市一口高铁浅层地下水井中进行,测定曝气过程中地下水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pH值和其中铁、锰、三氮、磷、碳酸氢根等浓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曝气在增加地下水中DO和ORP的同时,地下水中的铁、锰快速完全氧化,磷酸盐随之沉淀;碳酸根减少,使pH值增加近一个单位;同时,氨态氮含量略增加,硝态氮含量先增后减,暗示曝气后期好氧反硝化作用的存在。这些结果可为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37.
<正>(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CA检索收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刊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与管理成果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刊,并被国际三大著名检索机构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主要栏目包括学术论著、现代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与技术、信息与动态等。目标是为广大企业  相似文献   
838.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CA检索收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刊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与管理成果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际三大著名检索机构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  相似文献   
839.
长期施肥对黑土中Cu、Cd含量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过8个不同施肥处理的黑土样品为材料,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黑土中Cu、Cd含量的差异.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黑土中全Cu、全Cd和有效Cu、有效Cd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有机肥的长期施用,会使土壤中Cu、Cd与有机质发生络合并使Cu、Cd在土壤表层累积;秸秆和氮磷钾(S NPK)化肥的长期配合施用,有利于作物对有效Cu和Cd的吸收,从而使Cu、Cd在土壤中没有明显积累;NP及NPK处理下,二铵、氯化钾肥对土壤中Cu、Cd积累的影响不明显.长期耕作不施肥(CK)处理时,因无外源Cu、Cd,以及作物对有效Cu、Cd的长期吸收,土壤中Cu、Cd含量低于不耕作不施肥(休闲)处理的.从垂直剖面上看,Cu、Cd主要积累在黑土表层,而表层以下不同施肥处理间Cu、Cd含量的差异和变幅不大.有机肥料能明显地向土壤中带入Cu、Cd,造成Cu、Cd在土壤表层的积累,并由于植物体的吸收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而其他化学肥料对土壤中Cu和Cd积累的影响不明显.本研究为人们的生产实践提供了施肥理论和依据,并且对土壤的污染防治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40.
程云书 《劳动保护》2003,(10):20-22
化学事故应急救授预案是针对特定化学危险源而预先制定的在危险状态下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目的是为了在发生化学事故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各地、各企业在制定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针对不同的化学危险源,在救援技术上需要得到科学,权威的指导。为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奎监管二司、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和本刊联合举办《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讲》,旨在普及化学品应急救援知识,对一些常用的危险化学品的应急救援颓案提供技术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