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659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71.
2005~2006年间,在大亚湾海域进行贝类样品采集,共采集了61个贝类样品。首先用生物检测法对其进行了PSP的检测,然后挑选部分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目的是研究大亚湾海域PSP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不同贝类品种间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⑴对生物检测法,样品的PSP含量普遍较低,只有一个样品检出,检出值为163 Mu/100g;季节性变化较明显,主要出现在春季,其他季节未见分布;⑵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对12种PSP主要毒素成分进行检测发现12种毒素成分均存在于该海域;以牡蛎的四季的毒性值来考察,2005年春季2006年春季;而2005年:夏季秋季冬季春季。  相似文献   
672.
根据2006年夏季2、007年冬春秋四个季节分别对北黄海进行的大面调查,分析研究了四季氮氧化物(NOx)的季节变化和浓度分布。结果显示,大气NOx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北黄海空气中NOx浓度的平均值分别是春季的4倍、夏季的2倍和秋季的2.1倍。NOx浓度在北黄海的不同区域特征呈现为近岸向远岸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陆源污染物对北黄海NOx分布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73.
区域海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国内外评价区域承载状况的方法基础上,以状态空间法为理论基础,构建出评价区域海域生态环境人文影响的定量方法.从案例的应用结果来看,文章所构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适用性与一般性.最后,浙江宁波地区及近岸海域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人文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已大大超过了其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可承受度.  相似文献   
674.
2002~2006年福建省闽江口以南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2~2006年在福建省闽江口以南近岸海域实施的海水质量监测资料,应用单因子指数法、营养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监测海域海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闽江口以南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基本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为石油类、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局部海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并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675.
水体污染是当前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效评价海洋水污染的价值损失是海洋环境规划、制定海洋环境保护对策与政策的基础.文章运用浓度-价值损失率法,估算了2002~2005年青岛海域水污染价值损失.得出青岛海域损失价值在2005年最高(82328.4万元),损失率为0.97%;2004年损失率最低(0.61%),损失价值为42853.2万元.可见,随着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青岛旅游景点的开发,海域环境质量的损害程度也进一步增加,导致青岛海域环境质量损失逐年增大.  相似文献   
676.
江苏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及主要污染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程成  张咏 《环境科技》2009,22(1):52-54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4~2007年江苏近岸海域的水质污染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众多的污染因子中提取出水质污染的5个主要因子,并利用测点排序分析江苏省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5个主成分因子累计可解释总方差的76.55%,主成分F1因子中,无机氮(DIN)、硝酸盐氮(NO3--N)、锌(Zn)、化学需氧量(COD)、活性磷酸盐(PO43--P)有较高的载荷值,可认为是N污染因素、生活污水污染的综合;主成分F2因子中,汞(Hg)、石油类(OIL)有较高的载荷值,代表了石化废水污染;主成分F3中,铅(Pb)、铜(Cu)、镉(Cd)的载荷值较高,代表了海域的重金属Pb,Cu,Cd污染因素;主成分F4因子中,亚硝酸盐氮(NO2--N)、溶解氧(DO)的载荷值较高,代表了N污染因素;主成分F5因子中,仅pH值的载荷值较高,其实际意义不明显.(2)2004~2007年,江苏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77.
我国东海海域赤潮发生年际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我国东海海域近年来赤潮发生年际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2000~2006年赤潮年发生次数及年累计发生面积进行分析比较,着重分析了影响东海赤潮发生的主要因素、长江口营养盐含量的变化趋势、长江口营养盐含量与东海赤潮现象的关联.结果表明,东海赤潮发生频率最高,且年累计发生面积位于我国海域之首;指出营养盐含量的年变化量对东海赤潮发生现象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78.
679.
作为新型细菌生物标志物的细菌藿多醇(bacteriohopanepolyols,BHPs)在有机质来源追踪和环境变化响应等方面有明确的指示作用.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大气压化学电离源质谱法(HPLC-APCI-MS)分析,在解析长江口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BHPs的组成、分布和来源特征基础上,探讨了BHPs对长江口邻近海域季节性低氧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长江口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共检测出12种BHPs,其含量范围(以TOC计)为3.79~269 μg·g-1.BHPs以细菌藿四醇(bacteriohopanetetrol,BHT)、2-甲基BHT、氨基BHPs和腺苷藿烷及同系物为主要组分,分别占总量的40%、22%、12%和4%.各组分含量及相应指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变化趋势,其中,主要来源于海洋自生来源的BHT呈现明显的"离岸增加"趋势;主要为陆源贡献的腺苷藿烷等土壤标志物BHPs呈现明显的"离岸降低"特征.Rsoil指数呈现出与腺苷藿烷等土壤标志物BHPs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其陆源有机质贡献从近岸的61.5%下降至外海的1.66%,表明长江口邻近海域近岸有机质主要为陆源输入,而外海主要为海源贡献.细菌藿四醇同分异构体BHT-Ⅱ来源于厌氧氨氧化细菌,其相对含量的高值区与长江口低氧区分布相一致,且与底层水溶解氧(DO)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低氧环境有利于BHT-Ⅱ的生成,BHT-Ⅱ可用于指示海洋低氧区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680.
海域立体确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迫切需要探索秉承三维思维的海域空间认知、利用与管理体系。由于对海域三维空间及其空间利用特征的认识不足,当前制度实践缺少足够的理论支撑。基于此,从空间维度对海域资源类型进行了重新分类,将其划分为要素类、景观类、动力类和空间类,逐一分析其利用过程中的空间使用特征。进而,从项目选址、产业融合发展和空间效率提升三个维度阐述了海域立体分层利用的现实诉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视角下海域立体分层利用的空间特征及相互关系,并对海域使用权竖向切分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海域立体化管理的关键在于将动态的空间利用与静态的海域使用权属切分衔接。因此,基于法律和实践两种认知视角的衔接,将海域空间分为权利空间和物理空间,后者细分为主要空间、附占空间和建设维护空间,并阐明了各类空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地,从宗海垂向范围界定、完善现有制度体系、协调空间冲突、开展多用途用海与立体空间规划等方面,对海域立体化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