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6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26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变化趋势初探   总被引:84,自引:4,他引:84  
沙尘暴是一种重要的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是土地沙漠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1951~1980年的整编气候资料、1981~1987年中国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资料和1993~1994年的两个沙尘暴个例资料,对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及其成因作了初步探讨,并对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结果表明: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且有两个多发中心区,即塔无拉玛干沙漠的西南部和甘肃河西走廊东部。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尤以四月份最多;沙尘暴的形成是地形、地表沙尘物质、有利的急浪位置、低层大气的不稳定和锋面过境后的大风五种基本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整个北方地区而言,1951~1987年沙尘暴出现日数总的趋势是波动式减少的,但不同干旱气候区略有差异;本世纪末到下世纪中叶,整个北方地区沙尘暴总的趋势将呈波动式增加(约比1951~1987年的平均值增加7%)。  相似文献   
202.
于家沟遗址作为泥河湾盆地中唯一具有新旧石器工业过渡的典型遗址,为研究东亚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本文通过于家沟遗址剖面沉积物(厚约550 cm)的加速器质谱法(AMS-~(14)C)年代测定,确定了于家沟剖面的年代跨度为16.19?—?2.43 ka BP,其中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的转化时限为9.35 ka BP。该遗址中发现的最早陶器经同层位地层推测,其年代为13.60 ka BP,是目前中国北方发现的最早陶器。陶器的使用可能改善了古人类的生活条件;大量细石器反映出泥河湾盆地中采猎经济高度繁荣。因此,在晚更新世末期气候开始变暖的背景下陶器和细石器的出现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3.
我国北方旱涝指标的确定及旱涝分布状况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根据1951~1995年各月总降水量、月平均温度等资料,在我国北方(34°N以北)选取了34个代表站,计算了春夏秋三季月总需水量和二种单站旱涝指标并作了比较,结果表明,K指标优于Z指标;并对我国北方旱涝状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4.
中国北方牧区牧草气候资源评价模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分析确定能够反映中国北方牧区牧草与气候资源条件的7个气候因子,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牧草气候资源评价模型,选取中国北方5省(区)168个气象站点资料进行计算,分别从资源总体状况、资源效能、资源利用角度对中国北方5省(区)牧草生态气候资源分布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代表我国北方牧区最主要气候资源分布类型的三种典型区域的气候资源特点,为畜牧业发展及草地生态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5.
本文报道了对北方寒冷地区造纸企业废水污染治理,通过工艺与设备的调整与改造,综合治理废水排放对环境污染,获得了一定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6.
《内蒙古环境科学》2006,18(3):I0004-I0004
包头市北方工业锅炉制造有限公司(原包头市锅炉厂)是原国家机械部、劳动部首批颁发D级工业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是目前包头市锅炉企业唯一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的企业,并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自然升为B级工业锅炉制造和Ⅰ、Ⅱ类压力容器的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207.
在阿格拉和德里1963年与1965年夏季季风期间收集的雨水样品中的离子成份和 PH 值同这两个城市在1984年夏天季风期间所收集到的雨水样品分别进行比较,发现阿格拉和德里在二十年之后 PH 值分别降低2.8(9.1—6.3)和0.9(7.0—6.1),此期间两城市的工业化有了很大的发展。PH 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雨水中酸性成份大大增加,来自土壤的成份减少了。这是在印度第一次观察到污染物对雨水 PH 值的长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与西方国家相比是比较慢的。  相似文献   
208.
我国北方沙漠化灾害程度评价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玉祥 《灾害学》1994,9(3):41-45
  相似文献   
209.
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对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县市级行政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综合评价。基于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对含有结构性映射综合得分值的评价单元进行了归并,从而实现了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数值分区。利用典型区土地资源遥感调查和评价结果,以及新近权威性的县市级土地利用详查结果,探讨了相应土地利用结构区内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210.
北方旱农区玉米自然降水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针对我国北方水资源匮乏日益严重的状况,利用CERES-Maize作物模型模拟分析了北方旱区玉米自然降水生产潜力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我国北方旱区玉米的水分生产潜力大小排序依次是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半湿润区的玉米自然降水生产潜力大约为11000kg/hm2,干旱区大约在5000kg/hm2,但同时半湿润区潜力的年际间波动性也最显著,干旱区则相对较为稳定。我国北方旱区东部的玉米生产潜力高于西部,但南北方向潜力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