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1篇 |
环保管理 | 27篇 |
综合类 | 134篇 |
基础理论 | 16篇 |
污染及防治 | 3篇 |
评价与监测 | 1篇 |
社会与环境 | 9篇 |
灾害及防治 | 1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从2011年8月~2012年7月在川东北地区共收集12个月的大气沉降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了样品在弱酸性环境下(pH值在2左右)溶解态组分中Na、Mg、Ca、K、Si、Sr、Ba、Zn等元素的含量,计算了这些元素的沉降通量.结果表明:①各元素的沉降通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Na的沉降通量随着降水增加而显著增加,显示它主要以大气湿沉降为主;Ca、Si、Ba、Sr、Mg的沉降通量在冬季或春季显著上升,显示这些元素的沉降可能主要与大气粉尘活动有关.②不同的元素之间年沉降通量存在显著差异,Na的沉降通量最大,达到30 497μg·(102cm2·a)-1,比最小的Ba沉降通量[27.4μg·(102cm2·a)-1]高出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12.
113.
8级大震的预测研究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增建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1):3-5,35
两个8级地震的预测在某种程度上被验证了。一个是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另一个是2003年9月27日中蒙俄交界处的7.9级地震(矩震级为8级)。基于月球最北直下点的引湖力触发效应和8级大震的三性法分析,我们预测在2005~2008年间,西藏南部和附近地区可能再次发生8级大震. 相似文献
114.
结合独山县农业耕作习惯、气候特点、农作物生产状况,在具有典型的乡镇选择典型村进行随机入户调查。通过对该县2006—2008年主要农作物秸秆(水稻、玉米、油菜)进行深入系统地调查与评价,获得该县农作物秸秆平均年理论资源量为13.82万t,平均年可收集资源量为11.47万t,平均年可利用资源量为2.47万t。 相似文献
115.
长江河口北槽浮泥消长过程的现场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8月21-24日(小潮汛)和9月3-6日(派比安台风过后,寻常潮)在长江河口北槽下段通海航槽中进行定点观测浮泥潮周期变化过程及影响要素,对这些现场观测资料进行了描述和综合分析。长江河口北槽浮泥由细颗粒粘粒泥沙组成,中值粒径为7.23μm,小于4μm极细颗粒泥沙占32.7%;浮泥的发育和运动存在明显的大小潮和涨落潮周期和风暴潮变化规律,实测小潮落憩浮泥厚为0.96m,涨憩为0.78m,涨急为0.20m左右,寻常潮落憩浮泥厚为0.73m,涨憩为0.53m,涨急为0.17m左右。若遇小潮汛大风,因水位低,流速小,风浪对潮滩冲刷强,带入河槽泥沙多,河槽浮泥发育良好,反之(大潮)浮泥发育差。可见,北槽浮泥形成、发育和消失与泥沙来源、水流速等因素有关,若遇盐水入侵,便有利于浮泥充分发育;北槽浮泥容重均较小(γs<1.25t/m^3),而且活动性较大,对适航水深没有明显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6.
海冰厚度是海冰参数中最为重要和最难获取的参数之一,对海洋灾害预警、气候变化等研究均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8年1月到3月的10景多源(Sentinel-2、Landsat-8、Landsat-7)中高分辨率影像对渤海辽东湾的海冰进行了监测。基于归一化水体指数进行海陆分割,通过分析海水与海冰光谱特征差异,利用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提取海冰区域,运用反照率与海冰厚度之间的经验指数模型反演海冰厚度,将反演结果与Zubov模型计算的冰厚结果进行比较,相关系数为0.884,证明了中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数据在海冰厚度反演中的可行性。同时发挥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优势,利用冰厚信息提取海冰类型、估算海冰资源量,为渤海海冰的防灾减灾以及海冰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的方方面面.全球升温及其幅度的区域差异,必然引起降水在区域分布的变化.文章利用160站点的夏季降水资料,分别计算出各个站点1951-2002年的变化斜率,以展示我国各地在这半个世纪中的降水总趋势变化的区域差异.通过分析发现,降水量总的变化趋势存在着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31°N以北区域近半个世纪降水量总的变化趋势是减少,31°N以南地区降水量以增加为主.40°N以北地区的降水变化幅度相对要小得多.区域上,中国西北和东南存在一个降水增多的趋势.中国降水的区域变化,在季风区受季风强弱变化影响;在非季风区,受西风强弱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分别使用广义翁氏模型与多循环Hubbert模型对全球石油峰值进行了预测,并结合拟合优度检验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证实应用广义翁氏模型的预测结果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低估了未来石油产量的增幅,同时也具有单循环模型的本质缺陷;而基于多循环Hubbert模型的预测结果更符合历史产量数据的波动,并且克服了使用单循环模型预测中忽视资源产量规律的缺陷,在石油峰值预测中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