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5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706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404篇
综合类   2377篇
基础理论   401篇
污染及防治   331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177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鄱阳湖湿地中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参与并维持着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稳定.为探明鄱阳湖湿地土壤细菌分布规律,分析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鄱阳湖湿地土壤全部细菌(AW)和湿地外围周边土壤全部细菌(AS)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又结合可培养方法和qPCR功能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了湿地可培养细菌(CW)和湿地外围周边土壤可培养细菌(CS)功能基因丰度差异.研究发现鄱阳湖湿地土壤细菌多样性低于湿地外围周边土壤细菌,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是两种土壤环境中共有的细菌优势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绿弯菌门和热脱硫杆菌门也是存在于两种土壤中的主要菌门,但相对丰度均差异显著;网络分析显示湿地土壤较周边土壤细菌网络结构更简单.采用可培养方法获得的不同采样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差异不明显.但湿地土壤可培养细菌功能基因的拷贝数高于周边土壤,其中参与氮循环的UreC基因和参与碳固定的acsE基因在两种土壤可培养细菌中相对丰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挖掘调控、维持湿地土壤养分循环和促进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潜在有益微生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徐飞  张拓  怀宝东  隋文志  杨雪 《环境科学》2021,42(5):2531-2540
本研究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沿江湿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识别受损滨江湿地的自然恢复潜力,以期为松花江湿地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于2018年7月,通过采集松花江下游自然湿地、水稻田、采砂迹地和恢复湿地的土壤,对土壤真菌ITS间隔区定向酶扩增,并使用Illumina MiSeq PE300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分析不同类型样地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沿江湿地开垦为稻田或进行采砂活动可造成土壤真菌α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采砂迹地被修复为人工湿地后可显著提高土壤真菌Ace和Chao1指数(P<0.05).稻田与其它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沿江湿地土壤真菌划分为16个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菌门(Mortierellomycota)和隐真菌门(Rozellomycota)为沿江湿地的主要真菌门类(相对丰度>1%).自然湿地和恢复湿地的真菌功能群以外生菌根真菌为主,辅以苔藓寄生真菌、地衣寄生真菌和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稻田和采砂迹地的主要功能菌群以凋落物腐生菌和土壤腐生菌为主.动植物病原菌群在稻田中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它样地(P<0.05).土壤pH、总碳、有机碳、总氮和总磷是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由此可见,在自然湿地进行资源开发增加了潜在的生态风险,降低了生态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四种陶粒组合、一种石灰石碎石5套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在不同季节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陶粒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COD、TP、NH3-N的去除效果均优于石灰石碎石湿地;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效果在冬季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50%以上;湿地系统对TP去除率受季节性变化影响不显著,但随着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基质层对TP的吸附逐渐饱和,去除效率缓慢下降;1号~5号人工湿地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从秋季42.0%、55.1%、61.1%、49.9%、50.2%下降至冬季21.9%、31.0%、36.5%、28.5%、29.2%,春、夏季处理效率开始回升,并保持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994.
总结了洪泽湖湿地的11种生态服务功能,采用生态服务功能相容性分析方法,将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划分为6个功能区:重要物种栖息区、湖体水产养殖区、水产品精养区、水源供应区、社会文化功能区和污染物降解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95.
黄河湿地:大天鹅的家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4000年前,黄土高原曾是气候湿润,森林葱郁、水草丰美之地。后来,由于地形变化,夏季风强烈衰退,黄土高原逐渐变得干旱。直至今日,加之人类的种种活动,致使森林面积大大减少,水面逐渐萎缩。但在这干旱的高原之上,仍然存留着一些温润的湿地,犹如沙漠里的甘泉,对于数以万计长  相似文献   
996.
<正>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2010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为: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2010年全球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以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基于湿地景观生态规划原则以及湿地公园景观特征将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划分为5个功能区,明确了各区的功能特征与总体规划控制措施,针对水域景观和植被景观提出规划策略,为今后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鄱阳湖湿地枯水期多种环境介质中五氯酚(PCP)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鄱阳湖湿地枯水期水、沉积物及灰化苔草样品中均能测出PCP。水样中PCP最高为吴城镇赣江北(0.887ng/L),最低是湖口渡口(0.116ng/L),平均值为(0.330±0.091)ng/L。沉积物样品中PCP最高为吴城镇赣江北(62.1ng/kg),最低是湖口渡口(8.9ng/kg),平均值为(23.4±6.6)ng/kg。灰化苔草样品中PCP最高为吴城镇赣江北(132.2ng/kg),最低是都昌矶山(22.6ng/kg),平均值为(55.5±13.9)ng/kg。与国内外其他区域测出的PCP相比,鄱阳湖湿地枯水期的PCP较低。(2)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估算,鄱阳湖湿地枯水期水中PCP的风险商均在0.001以下,表明其生态风险较低。(3)沉积物样品pH与PCP呈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9.
经过好氧处理后,污水中有机碳通常被降解去除进而影响后续反硝化的进行。为了解决反硝化因缺少碳源受到抑制的问题,设计了3组人工湿地作为好氧单元出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并添加原污水作为反硝化碳源。3组人工湿地均由潮汐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叠置而成,编号分别为CW1、CW2和CW3,其中CW1、CW3为下行-上行复合流,CW2为下行单向流;CW2、CW3表层种植美人蕉(Canna indica),CW1不种植物。在水力负荷为30 cm·d~(-1)的条件下,3组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都在70%左右。CW1对NH_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2%、51.7%和35.9%;CW2对NH_4~+-N的处理效果最好,对TN的去除效果最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5%和38.3%;CW3能够明显提高TN和TP的处理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9%和62.2%。复合流和种植美人蕉能够明显提高系统对污染物的综合处理性能,这对于优化人工湿地设计以及低C/N生活污水的深度脱氮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