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79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针对林业过度的开发及公害污染街头则使森林所面临的危机,研究了区域性大气环境现状其它对森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提出了目前现状下的现状中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3.
任增茂 《陕西环境》2000,7(4):38-39
该文从耀县的特殊地形条件出发,简述了耀县大气污染的特点和影响,为耀县的发展规划及政府决策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夏兴 《产业与环境》2002,24(1):51-53
在第六届清洁生产(CP6)上,来自80个国家的代表们讨论了清洁生产的现状和将来的方向。自1998年在韩国召开的第5次清洁生产(CP5)会议以来,在实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最显著部分包括:  相似文献   
105.
“分析家”被动采样器在区域空气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分析家”(Analyst)被动采样器的结构、原理及在中意项目:“分析家”被动采样器在苏州空气监测系统预评估阶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上海春季近地面臭氧污染的区域性特征,对长三角地区55个城市国控站点及上海市54个城市监测站点2016年5月的臭氧监测网络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并将分析结果与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下可以解析出行为模式不同的臭氧生成及传输来源主成分,且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下可以解析出区域背景臭氧浓度.长三角地区春季区域臭氧特征复杂,存在9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所能解释的背景臭氧浓度在68.8~154.7μg·m~(-3)之间,而上海市主成分解析结果较为集中,仅能解析出两个主成分,且第一主成分即可解释90.5%的臭氧.对比同时段长三角及上海市主成分分析解析结果,上海市春季臭氧污染主要受到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影响,高浓度臭氧污染的本地生成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107.
河南省一次PM2.5污染过程区域性影响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区域输送对河南省PM2.5重污染的影响,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NAQPMS(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模拟了河南省2014年1月12─19日的一次污染事件. 污染期间,河南省所有城市ρ(PM2.5)小时均值最大值均超过250 μg/m3,达到了严重污染水平. 利用基于NAQPMS的污染源来源追踪方法评估了本地排放和区域输送的影响. 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本地排放和区域输送对河南省ρ(PM2.5)的平均贡献率分别达到了50.6%和49.4%. 在区域输送方面,安徽省对河南省ρ(PM2.5)的贡献率(10.0%)最高,山西省(9.2%)、陕西省(8.5%)次之,河北省(仅2.1%)最低. 分地区来看,河南省中部地区以本省累积(贡献率为61.4%,下同)为主,东部地区以安徽省(30.4%)输送为主,南部地区以本省累积(45.1%)、湖北省(14.1%)及安徽省 (13.7%)输送为主,西部地区以陕西省(35.4%)输送为主,北部地区则主要以本省累积(58.1%)及山西省(20.7%)输送为主. 研究表明,尽管河南省各地区同时出现高污染,但其来源不同,有必要采取区域联防联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8.
长三角区域性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文辉  沈荣芳 《灾害学》2006,21(1):23-26
区域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是区域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对当前区域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法制、体制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大气降水δ~(18)O区域特征及其对古气候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地收集和分析IAEA/WMO数据库GNIP/ISOHIS与文献报道的中国及周边大气降水和石笋的δ18O等数据,发现大气降水δ18O值和降水量效应在大尺度上均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似,但在小尺度上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以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潢川-合肥盆地等为中心的区域大气降水δ18O值明显高于其它地区,而以拉萨和川-滇-黔为中心的区域明显低于其它地区;在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和湖南中东部分别出现了强和弱降水量效应。大气降水出现δ18O较高值或降低值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当地蒸发和季风等因子控制的水汽来源特征有关;而降水量效应的区域性特征可能与水汽来源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对区域上的大气降水和石笋δ18O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以单一水汽来源为主的地区,石笋δ18O值能较好地反映太阳辐射强度或季风强度;两种水汽来源强度相当的地区,石笋δ18O值反映的是两种水汽来源的综合信息;在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对不同水汽影响差异性明确之前很难直接解析为太阳辐射或季风强度信息。  相似文献   
110.
生活污水中BOD5与CODCr关系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活污水含有大量可降解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可以产生温室气体.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南提供的计算温室气体的方法中,BOD5和CODCr是计算CH4排放的重要参数.以BOD5和CODCr生化构成特性和数学模型为基础,对2005年347家城镇污水处理厂的ρ(BOD5)和ρ(CODCr)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生活污水中ρ(BOD5)与ρ(CODCr)关系的区域性差异.结果表明,生活污水中ρ(BOD5)与ρ(CODCr)间的相关关系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这种区域性差异主要由污水的来源和其理化特性决定.总体来看,ρ(BOD5)/ρ(CODCr)值基本在0.4~0.5之间.在省级温室气体估算过程中,各省区可采用本地特有的ρ(BOD5)/ρ(CODCr)值,进行源自生活污水的CH4排放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