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79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世界市场范围来看,环保产业正处于扩张期,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与技术水平的差异,环保市场在各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本文主要根据区域性特点对国际环保技术发展与市场潜力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2.
石化行业工业有害固体废物处理处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集团公司应坚持经济与环境双赢,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对工业有害固体物实施全面,系统的管理,积极推行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区域化,规模化,有效地控制排污总量,真正带动和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树立石化企业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33.
中国生物入侵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生物入侵已被列为当今世界最为棘手的三大环境难题(生物入侵、全球气候变化和生境破坏)之一。文章阐述了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以时间和地理区域为尺度,初步探讨了生物入侵的生态分布特征。指出其特征是: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影响,入侵生物的数量逐年增加,具有时间动态性;生物入侵的分布具有纬度地带性规律,纬度越低生物入侵的现象越严重;入侵生物的数量具有地理区域性。  相似文献   
34.
闻泽 《环境》2006,(4):35-37
全国第一个由人大决议组织实施的区域性环保规划《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提出,到2010年,珠江三角洲九大城市将完成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使珠三角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  相似文献   
35.
欧盟环境立法对国际环境合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共同的全球利益之下,因社会性因素的紧密联结而结成的较为成熟的区域性组织可以说在环境保护利益上更具有可协调性,并已成为国际环境合作的一种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区域性组织-欧洲联盟内部的环境立法,来探析国际环境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36.
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区域性环境政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因素逐渐成为影响全球和各国经济的重要因素,以北自由贸易区和欧盟为代表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在环境态度及政策取向上已日趋一致,在对这2个区域性经济集团的环境制度性安排的特点进行分析后,探讨了在未来可持续增长模式下,世界环境政策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分析了我国应积极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7.
重庆市区域性暴雨危险性定量分析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性暴雨是重庆市危害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其研究有助于科学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利用重庆市3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概率统计、Matlab小波分析和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1962~2016年重庆市发生的176场区域性暴雨危险度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得出如下结论:选择区域性暴雨平均降水量、日降雨极值、区域性暴雨覆盖范围和持续时间4个指标评价重庆市区域性暴雨危险度。在176场区域性暴雨中,轻度危险出现83次,占47.16%;中度危险49次,占27.84%;重度危险35次,占19.89%;极重度危险9次,占5.11%。从时间变化上看,6月和7月是重庆市区域性暴雨的多发期,7月区域性暴雨危险度平均指数最高,其他月份相对较低;重庆市年区域性暴雨危险度存在7a和28a的变化周期;各年代的区域性暴雨发生次数及其危险度差异较小,但各年代内区域性暴雨危险度等级构成差异较大。从空间分布上看,区域性暴雨中心地区差异明显,渝东北部地区的开州和渝西部地区的荣昌是重庆市区域性暴雨中心;各季节的区域性暴雨中心也存在明显差异,春季区域性暴雨中心主要出现在渝西部地区,夏季主要出现在渝东北部和渝西部地区,秋季主要出现在渝东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38.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监测机构垂直管理可以避免地方行政干扰,更好地发挥环境监测机构的应有作用,而成立区域性环境监测中心是监测机构垂直管理后的一种管理方式,也是一种创新模式。区域性环境监测中心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通过区域性环境监测中心的设置条件,对设置区域性环境监测中心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设置区域性监测中心,可以较好地提高监测机构的工作效能、提升仪器设备利用率和监测技术人员水平,及时掌握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监管污染物排放、缩短应急反应时间,充分发挥监测机构垂直管理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实践方式的跃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我国的实践方式是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丰富的内涵,20年来已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深化,区域性问题异常突出,既往以县区行政区划为主的实践方式显露出许多局限,亟需向跨行政区域可持续发展转变,也就是实现由“点”到“面”的跃变。为此,以“十一五”主体功能区划为契机,进行理论和政策创新,对可持续发展实践方式进行调整,着重从区域和乡镇两个层面探索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