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80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重点加强机制创新 共同防治大气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南  雷宇 《环境保护》2013,41(11):20-2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量的急剧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区域大气污染特征正在发生重要转变,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2013年1月以来发生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长时间灰霾污染中,130  相似文献   
92.
冯安龙 《环境保护》2012,(24):56-57
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党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相似文献   
93.
《环境保护》2013,(5):17
2013年初,"雾霾"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历时之久、范围之广都极为罕见,治理大气污染、守住蓝天白云成为公众热切的期盼。然而,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以臭氧、细颗粒物(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严重威胁公众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4.
本文分析了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阐述了经济与环境的辨证关系以及扶贫区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扶贫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5.
96.
97.
2013年秦皇岛连续两次降水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及卫星资料,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和水汽、动力、热力条件出发,对2013年8月底东北冷涡影响下秦皇岛两次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处在东北冷涡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低层温度场配置不同,两次过程降水特点极不相同。8月27日降水是一次连续的区域性降水过程,以层状云降水为主,降水均匀连续,8月31日至9月2日是冷涡后部西北气流影响下的数日局地性对流降水,具有很强的突发性。  相似文献   
98.
一种度量区域旱涝灾害严重性的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以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作为度量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程度的指标,来表示区域性旱涝程度.对我国区域多年逐日降水量计算的结果表明,它确实可用来做为评价区域性旱涝程度的一种新指标.  相似文献   
99.
随着山西煤炭工业的发展,采煤造成的区域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本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山西省煤炭开采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山西省建立煤炭开采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形式与内容.  相似文献   
100.
立木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杉木、马尾松、阔叶树3个树种(组)的样本资料,研究提出了一套建立立木生物量模型及其在区域性森林生物量资源清查中应用的有效方法,解决了总量与各维量间相兼容和生物量估计与森林蓄积量清查的立木材积估计相兼容的问题,而且使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相对于传统的二元立木生物量模型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