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74篇
综合类   710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54篇
灾害及防治   9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国家,耕地有限且以山丘坡耕地为主,协调人地关系非常重要.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通过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和人口数量预测模型的建立,采用环境容量等级系数计算和等级划分方法,对基于水土流失和生态工程建设作用下的长江上游流域山丘区土地利用类型与格局的变化及其它人类活动对土地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宜宾市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在2010、2015、2020年时总体上都能承载3种生活类型条件下的人口数量,3种生活类型下的容量等级基本都在"3"以上,即达到"满足"水平,并呈现出向"富余"水平提高的趋势,这表明尚具有较大潜力和空间的土地承载力是宜宾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驱动因素,人类活动对土地承载力产生的影响在可承受的生态阈值之内,为长江上游流域及我国广大山丘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2.
武汉城市圈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可承载的人口数量和GDP作为承载力的表征指标,分别运用单位GDP综合用水量评判法和河流一维水质模型及湖库均匀混合模型计算武汉城市圈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力,并用承载度来评价水资源及水环境的承载状态。结果表明:2012、2020和2030年武汉城市圈水资源承载力都处于合理承载状态,但是其水环境承载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可见,水环境承载力对武汉城市圈的用水限制更为严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水环境状况虽然会有所好转,但与水资源数量这一因素相比,水环境仍是制约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3.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建设的背景下,客观定量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状态,是当前我国生态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之一。高密度的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超负荷的压力,通过生态承载力的分析能够定量测度这种状况,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2008年和2013年武汉城市圈各县域单元的生态足迹/承载力,并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研究发现武汉城市圈各县域单元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生态足迹逐年增加,生态承载力的变化相对较小,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根据生态足迹/承载力进行跨区县生态补偿测算,得到2008年和2013年武汉城市圈48个县域的转移支付情况,表明如果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的手段,整个区域能够达到生态系统供给和需求动态平衡的目标,缓解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压力,实现武汉城市圈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4.
汶川地震重灾区雅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汶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目的在于为重灾区恢复重建提出适宜人口规模,使灾后重建的人口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对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3个关键要素--耕地资源、水资源和环境容量进行分析评价,应用“木桶短板效应”原理,确定以耕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反映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从耕地粮食的人口承载力和耕地经济收入的人口承载力等2个方面分别进行计算,综合确定人口的合理规模。结果表明:雅安市人口的合理规模,在2010年之前的恢复重建阶段,为1535~159万人,恢复重建阶段基本上不用考虑大规模移民;从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而言,为1585~164万人,总体上雅安市的资源环境能够满足其震后人口的小康社会建设需求,但要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引导人口向市域内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大、产业、人口聚集能力强的雨城区、名山县转移  相似文献   
65.
湖北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湖北省内部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以2005年、2010年、2013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法核算湖北省17个市(州、林区)在三个时间节点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对各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盈亏状况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动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17个市(州、林区)的总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足迹呈迅速增长趋势,其中中部地区增长最快;2005年生态赤字最为严重的地区集中于以武汉为代表的中东部,2013年生态赤字最为严重的地区集中于中西部,生态赤字空间分布的重心逐渐由东部向西部转移;6种生态生产性土地增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建筑用地、化石能源、草地、水域、林地和耕地,其中潜江、恩施、天门、仙桃、黄冈等地建筑用地生态足迹增速最快,十堰、鄂州、黄石、荆州、荆门等地则是水域生态足迹增速最快,草地、水域、化石能源用地和耕地的生态足迹增长共同决定各地区人均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6.
石油化工行业规划涉及多个石油化工项目的选址和多个备选方案的比选,增大了环境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基于区域环境风险敏感性分析,研究了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在传统的环境风险分析框架即事故的发生概率(风险度)与事故的环境后果的基础上,考虑区域环境风险敏感性对环境风险评价的影响,对规划布局涉及区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最后将该方法初步应用于实际案例中.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多个备选方案的规划的环境风险,分析结果直观、可行,且可以辅助决策者对产业布局的合理性作出准确的判断,通过对该方法在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展望了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的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67.
纵观现有旅游地环境承载力(Tourism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TECC)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从不同角度对其概念、量测指标体系及在旅游管理与规划领域的运用进行探讨,其阈值量测则以静态极值为主,且个案居多,表明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研究范式与共同纲领.更为重要的是,TECC阈值研究仅作为概念获得共识,定量分析尤显不足.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从复杂系统理论出发,在深入分析TECC与旅游地生命周期之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地动态演化模型,通过引入时空参量探究TECC演化方式及规律性.该研究一方面为探寻TECC理论提供一种新思路,更为重要的是它解决了环境承载力合理阈值量测这一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借鉴预警理论构建TECC预警系统可对旅游地演化发展进行警情预测与管理调控,这样一方面可解决现今TECC研究缺乏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和预警性的现实性问题,另一方面可为旅游地管理规划者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8.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从4个方面确定了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利用2008年<山东省统计年鉴>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对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主成分得分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69.
可持续发展导向的环境规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论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规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是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提出了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依据,从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量化的依据。并以长春技术开发区环境规划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验证结果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0.
基于物元分析的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基于物元分析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以武汉市为例,对其水资源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武汉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达到一定规模,但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工业用水效率低、污水处理率低),其水资源承载力相对较小.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武汉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提高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有效措施是扩展供水工程,同时应防治水环境污染、注意节水、走"集约"型用水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