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00篇
安全科学   171篇
废物处理   66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554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120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研究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稀土金属氧化物对乳化液废水催化湿式氧化工艺中的催化活性,得出:CuO的活性高于MnO2,Co3O4未表现出催化活性。CeO2、Nd2O3、Sm2O3均表现一定活性:制备了CuO/γAl2O3,Mn/γAl2O3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复合负载型催化剂,并对它们各自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Cu/γAl2O3负载型催化剂用于乳化液废水处理,200℃反应2h,CODCr去除率为88.4%,达到均相催化效果,比非催化提高13.0%,Mn/γAl2O3表现出负催化作用.复合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低于Cu/γAl2O3。  相似文献   
922.
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淡水藻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2~2008年对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地区主要湖泊、溪流、雪地等淡水藻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淡水藻类优势种类为:双尖菱板藻(Hantzschiaa mphioxys),端泥生藻(Luticola mutica),拟钝泥生藻(Lutiola muticopsis),细小隐球藻(Aphanocapsa elachista),极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imus),寒冷席藻(Phormidium frigidum),赖氏鞘氏藻(Lyngbya lagerheimii),拉氏黏球藻(Gloecapsa ralfsiana),易脆席藻(Phormidium fragile),雪衣藻(Chlamydomo nasnivalis),南极侧果藻(Pleurococcus antarcticus),南极螺翼藻(Scotiella antarctica)和细长聚球藻(Synechococcus elongates).回归分析显示了微、小型藻类细胞丰度与水温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磷酸盐和硝酸盐呈显著负相关.南极气候尤其是水温的变化,引起湖泊藻类丰度与种群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23.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SO4对55-65代松江鲈肾细胞系的毒性效应。采用MTT法测得CuSO4 24 h LC50为154.34 μmol/L。酶活力测定的结果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在CuSO4浓度为0~300 μmol/L时,随浓度的升高逐渐升高,在300 μmol/L时达到最大值;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在CuSO4浓度为100 μmol/L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随着CuSO4浓度的降低逐渐降低。微核率随CuSO4浓度增加而增加,最高达14.33‰,彗星实验发现在半致死浓度条件下松江鲈肾细胞拖尾率为54.00%、迁移长度18.41±2.94 μm,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认为CuSO4会引起细胞氧化酶活性的改变以及细胞核DNA损伤。松江鲈肾细胞系可以作为Cu2+污染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24.
将泥鳅暴露于甲维盐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依据概率单位法计量不同暴露时间甲维盐相应的半致死浓度以及安全浓度。结果表明,甲维盐对泥鳅的48 h-LC50为14.137 mg·L-1 ,96 h-LC50为6.765 mg·L-1。甲维盐浓度与泥鳅的死亡率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半数致死浓度降低,安全浓度降低。采用组织学方法评估了不同浓度的甲维盐暴露下,泥鳅视网膜、皮肤、鳃的组织学结构变化。在20 mg·L-1甲维盐急性暴露下,泥鳅皮肤出现脂褐质沉积、分泌细胞减少、神经丘细胞大量丢失。同时甲维盐能够造成视网膜变薄,视细胞的內节/外节丢失,引起视觉障碍。  相似文献   
925.
介绍了天津市锅炉脱硫治理技术的现状,重点叙述了湿式脱硫装置高效去除SO2的有关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26.
水污染事故中半挥发性有机物应急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车载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结合固相微萃取(SPME)前处理技术测定水体中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的方法,优化了萃取头类型、萃取温度与萃取时间、离子强度、解吸温度与解吸时间、搅拌速度等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以及仪器分析条件.24种SVOCs、7种OPPs和17种OCPs在1.00 μg/L~4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11 μg/L~0.39 μg/L,空白加标水样平行测定的RSD≤14.3%,回收率为51.0%~98.5%.  相似文献   
927.
催化湿式氧化吡虫啉农药废水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用于湿式氧化吡虫啉农药废水的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了沉淀剂种类、沉淀温度、焙烧温度和活性组分配比等因素等对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利用BET比表面积测定和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优化条件制备的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湿式氧化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催化剂用量4 g/L,反应温度190℃,氧分压1.6 MPa,反应120 min,COD去除率为92.3%,活性组分溶出量较小.  相似文献   
928.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0.10Zn0.90Al1.90Fe0.10O4尖晶石结构催化剂,并用于苯酚的催化湿式氧化降解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在H2-TPR实验中的氧化-还原性能,苯酚作为还原剂、反应温度和苯酚,催化剂质量比对铜离子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反应温度或较高苯酚/催化剂质量比的情况下,被还原的催化剂活性组分不易被再氧化是导致铜离子大量溶出的主要因素.当反应温度较高和苯酚/催化剂质量比较低时,铜离子溶出量显著减少.在190℃、苯酚浓度为4.29 g·L-1、催化剂用量为25 g·L-1的条件下反应2 h,铜离子溶出量仅为0.96 mg·L-1.  相似文献   
929.
利用 Triolein 半渗透膜采样技术 ( Triolein SPMD)采集了淮河信阳、淮南断面水样 ,测定了采样器中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取代苯等有毒有机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在 SPMD酯中高浓度富集 ,使其定性和定量更加容易和准确。根据SPMD酯 水分配平衡理论 ,进一步估算得到目标污染物在水中的平均浓度。本研究证明 Triolein SPMD技术可用于水中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取代苯等污染物的采集和定量分析 ,可在我国的优先污染物监测、控制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30.
地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固相萃取GC-MS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膜式固相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尽可能多的涵盖了GB 3838—2002饮用地表水80项分析中各种不同性质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建立了地表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方法。优化的固相萃取条件:选用8270专用盘,在中性条件(pH 6~7)下,二氯甲烷淋洗2次,丙酮淋洗1次。方法检出限为0.02~0.17μg/L,各物质回收率均在EPA8270方法中所推荐的回收率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