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05篇 |
免费 | 120篇 |
国内免费 | 23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50篇 |
废物处理 | 12篇 |
环保管理 | 575篇 |
综合类 | 1619篇 |
基础理论 | 221篇 |
污染及防治 | 51篇 |
评价与监测 | 92篇 |
社会与环境 | 335篇 |
灾害及防治 | 2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116篇 |
2021年 | 119篇 |
2020年 | 108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88篇 |
2014年 | 223篇 |
2013年 | 204篇 |
2012年 | 185篇 |
2011年 | 188篇 |
2010年 | 165篇 |
2009年 | 163篇 |
2008年 | 227篇 |
2007年 | 184篇 |
2006年 | 149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96篇 |
2003年 | 123篇 |
2002年 | 121篇 |
2001年 | 80篇 |
2000年 | 79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2.
143.
缺水地区生态脆弱敏感,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是其解决环境污染、突破资源约束的有效途径。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结合工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将缺水地区工业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作为目标层,分别以压力P、状态S、响应R作为系统层,选择20个具体指标作为指标层,建立了缺水地区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初步构建了基于组合权重法和指标标准分级的线性加权法评价模型。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新疆石河子为例,采集2002—2010年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石河子工业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指数随着时间序列由0.29提高到0.74,发展水平总体上由较低循环阶段(Ⅳ级)发展至较高循环阶段(Ⅱ级)。 相似文献
144.
以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模型为评价方法,根据2009年中国西部地区的能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对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NRCA模型定量评价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可以较好地处理时空问题和结果不对称问题,且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评价方法可行.在生产耗能方面,农业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主要有四川、陕西、青海、宁夏;工业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主要有四川、重庆、云南、甘肃、宁夏、新疆;建筑业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主要集中在除四川以外的西南地区及西北地区的新疆;第三产业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集中在西南地区及西北的甘肃.在生活耗能方面,城镇生活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主要集中在重庆、陕西、贵州,其他区域则是农村生活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45.
146.
采用RAINS ASIA模型研究了"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实施脱硫措施前后硫沉降超临界负荷的变化.结果表明,在90%保证率下,长三角地区硫沉降的临界负荷(以S计,下同)总值为78.38万t/a;2005年该地区硫沉降的超临界负荷总值为27.98万t/a,有45.6%区域面积的硫沉降超过临界负荷;如果不实施脱硫措施,到2010年长三角地区硫沉降超临界负荷的情景将急剧恶化,硫沉降超临界负荷总值将增长18.4%,超临界负荷的区域面积将增加到48.7%;"十一五"脱硫计划如期实施后,2010年长三角地区硫沉降超临界负荷总值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27.4%,但仍有39.1%的区域面积超过临界负荷,须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控制硫沉降量. 相似文献
147.
148.
福建龙岩市是革命老区,农业人口和农业产值比重相对高于经济发达地区。近几年养猪业发展非常迅猛,全市生猪存栏280万头,年出栏467万头,仅新罗区生即有猪存栏75万头,年出栏120万头,养殖业的发展对于东路市场供应、调整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都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笔者就如何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去指导养殖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谈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9.
本文以我国华北某半干旱地区为例,通过对水资源开采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从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入手,系统探讨了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各种原因,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