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0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1509篇
安全科学   246篇
废物处理   111篇
环保管理   108篇
综合类   2592篇
基础理论   323篇
污染及防治   655篇
评价与监测   70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51.
SBR法去除有机物、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pH变化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实现SBR法脱氮在线模糊控制 ,以啤酒废水为研究对象 ,通过不同进水氨氮浓度和不同进水有机物浓度的试验 ,研究了SBR法去除有机物、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机物去除过程中pH呈现大幅上升的现象 ;有机物去除结束时pH停止上升 ,随着硝化反应的进行pH不断下降直至反应结束 ,然后pH突然快速上升或维持不变。在反硝化过程中 ,pH不断上升直至反硝化结束出现转折点 ,然后持续下降 ,指示反硝化已经结束。不同进水氨氮浓度和进水有机物浓度的试验进一步验证了pH特征点的重现性 ,可以作为SBR法去除有机物、硝化和反硝化的模糊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952.
用新鲜蒸馏水代替重蒸馏水测定亚硝氮、氨氮、酚石河子市环境监测站刘艳,隆鑫磊在亚硝氮、氨氮、酚的测定中,《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要求所用试剂均用不含NO2-、N4+、苯酚的重蒸馏水配制。此方法成本高、费时、费力,不利于大批量样品分析。近几年的监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953.
河口沉积物反硝化反应影响因子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河口沉积物反硝化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综述了影响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子 :氧气浓度 ,有机质含量 ,NO-3 浓度 ,盐度和PH值 ,生物作用等。并指出了反硝化过程中存在的若干负效应 ,以期为河口沉积物 -水界面反硝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4.
GC/MS法定量测定工业废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GC/MS方法定量测定工业废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研究了试样预富集方法,采用不同的预富集方法,对茶,二氢苊及苯并(a)芘等7种物质进行富集的结果表明,采用N2吹与K-D浓缩相结合的方法,优于其他方法,其回收率与美国EPA-625方法的数据相近,回收率在92%以上,研究了定量测定条件,以2,2′-二氟联苯为内标物质,测定不同浓度的半挥发性EPA标准样品的响应因子D≤25%。测定了上海焦化厂工业放心  相似文献   
955.
在南极苔藓植被的微环境区内 ,CO2 的浓度在 4 73 5mg·m- 3以上 ,大大高于全球CO2 的平均浓度 (3 56mg·m- 3) ,可见苔藓等植被区可能是大气CO2 的源之一 .这与特殊的南极条件下植被的生理生态特性有关 .在苔藓分布区 ,CO2 浓度日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和温度 .菲尔德斯半岛变化无常的天气状况使得CO2 浓度昼夜变化规律出现局部波动 ,不同的天气状况也使CO2 浓度发生变化 .研究表明 :光照条件是CO2 浓度变化的主导影响因素 ,从CO2 浓度的季节变化中可以看出 ,CO2 浓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呈负相关 ;与降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 .本文首次给出了极地环境下植被微区的CO2 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为极地温室气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956.
城市污水一级半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用高负荷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城市污水进行一级半处理的方法。采用软性填料接触氧化池处理模拟城市污水的合成污水,在负荷为10—25kgCOD/m~3·d时,有机物去除率为60%—70%,处理程度介于一级与二级处理之间,相当于一级半处理。一级半处理方法可使有机物去除速度大大增加,同时获得含能量较大的生物污泥,为消化产气、能量回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57.
实验采用间歇式反应器研究了短程反硝化的影响因素。试验发现:当亚硝酸盐氮(NO2^--N)负荷在0.99kg.(kgMISS.d)^-1时,将C/N控制在2.4左右,pH值在7.0~8.5这个范围内,温度在26~32℃的范围内时,取得了很好的反硝化效果。  相似文献   
958.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基础上,根据区划原则,采用定性和定量分区相结合的方法,将黑龙江省划分成6个生态区,13个生态亚区,45个生态功能区,并且给出各类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数量、位置和面积.  相似文献   
959.
960.
生物滤床中一氧化氮的好氧去除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美国Ultramet公司生产的Carbon-Foam为滤料,应用生物滤床处理NO模拟废气,研究了生物滤床在好氧条件下对NO的处理效果,并对NO去除过程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NO的去除效率随空床停留时间(EBRT)的增加而增加,在EBRT为6min、进口NO浓度为107.14mg.m-3时,NO去除效率为63%;随着进口浓度的提高,NO去除效率降低,而NO消除负荷增加.生物滤床中NO的去除过程由微生物硝化和化学氧化共同作用完成,其中以微生物硝化作用为主.化学氧化作用包括气相过程和液相过程2部分,当EBRT<4.6min时,液相中的化学氧化作用大于气相;当EBRT>4.6min时,气相中的化学氧化作用大于液相.当EBRT≤2min时,传质是NO去除过程的控制步骤,此时,微生物硝化作用和液相中的化学氧化作用均受传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