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6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956篇
安全科学   352篇
废物处理   142篇
环保管理   225篇
综合类   2132篇
基础理论   320篇
污染及防治   651篇
评价与监测   99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了超滤处理含聚合物污水过程中操作压力、膜面流速、聚合物浓度、料液流变性、阻力等影响因素对膜通量的影响,并进行理论分析,揭示了通量衰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量衰减的机理是聚合物的浓差极化和凝胶层的形成,其次是原油和无机物对膜孔的堵塞.  相似文献   
22.
活性白土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浓度SS废水,近十年来,针对白土废水的各种治理方法一直都效果不佳,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与经济损失。采用美国的GORE膜过滤技术,有可有效地治理白土废水,回收活性白土产品。  相似文献   
23.
人类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地质作用所造成的灾害,其中大部分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有地下水的参与,因而确定地质体稳定性时不能忽略地下水。无压渗流是比较复杂的非线性问题,难点在于如何求自由面, 尤其是对溢出点的求解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本文提出了求解无压渗流自由面的一种新方法,在采用等效渗透系数法搜索到自由面后,通过反复移动溢出点再次搜索自由面,最终达到准确求解自由面的目的。实例证明该方法是简单准确有效的。本方法对解决工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上海市雨水污染控制初探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王祖琴  李田  吴今明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5):305-307,315
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饮用水资源的匮乏,已对上海市的持续发展构成了直接和潜在威胁。在借鉴国外雨水处理利用的研究,应用成果,综合考虑上海市水环境,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现状和地区特点的基础上,对上海地区城市雨水污染及其特性,控制雨水污染措施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5.
在大气环境中,化合物的气态/粒子态组成比例系数KP=(F/TSR)/A,式中F(ng/M^3)是化合物的粒子缔合浓度,A(ng/M^3)是化合物的气态浓度,TSP(μg/M^3)是总悬浮微粒的浓度。KP是温度(T,K)的函数,其表达式为logKP=mp/T+bp,利用日本大孤城区的数据,在相对湿度对KP值的影响,由此确定出比例系的测定值(logKP)与计算值(mp/T+bp)之间的残差为cpRH+  相似文献   
26.
微孔膜生物反应器在港口含油洗涤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微孔膜生物反应器在港口含油洗涤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设计参数的选取、工程设计和运行效果分析,设计污水处理量为30.0m^3/d。运行结果表明,微孔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运行效果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硝化能力强、操作运行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7.
有机气溶胶的来源与形成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谢绍东  于淼  姜明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2):1933-1939
介绍了有机气溶胶来源与形成的研究现状,从有机气溶胶的化学组成特征、一次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机制论述其研究进展.一次有机气溶胶主要来源于烹调油烟、机动车排放、生物质燃烧、工业或民用燃油锅炉释放出的有机物,还有道路扬尘、沥青、刹车尘、轮胎屑、室外香烟烟雾、以及高等植物蜡、细菌活动和草本植物等.大气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可通过物理和化学吸附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一些挥发性有机物可通过气相化学反应转化为低挥发性的物质并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其主要前体物是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苯、二甲苯,以及烯烃、烷烃、环烷烃、萜烯和生物排放的非饱和氧化物.  相似文献   
28.
中国石化巴陵分公司为巩固污水达标排放成果,采用先进专利技术MBR(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工艺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整改,建设亚洲最大的7200t/d MBR膜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29.
本文简要介绍了充气压力充气膜吸收技术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用于回收废水中NH_3-N的机理。用国产中空纤维充气膜组件测定了氧的传质系数和膜通量,探讨了浓度、流速和pH等工程操作参数对传质的影响及其原因。试验表明,充气膜吸收技术回收NH_3-N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30.
李颖 《环境工程》2002,20(3):21-22
垃圾转运站污水回用处理采用了膜 -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 ,它具有高效、稳定、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小和投资少等优点 ,且处理后出水可用于自身站内所需 ,即冲车、喷洒道路、冲厕、绿化、冲刷车间地面等多种用途 ,实现了污水处理后再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