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60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十一五"期间,虽然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但国内安防行业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下,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期.经过五年的努力,安防行业在产业、企业、技术、市场、品牌、行业企业文化等领域,均获得了长足进步,行业发展呈现出了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2.
青藏高原东部过渡区水环境中全氟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究高原过渡区水环境中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的污染状况,以青藏高原东部过渡区典型高山峡谷区、若尔盖草原湿地区为研究区,应用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负电离源串联质谱的方法对研究区内的降雪样品、河水和草原湿地地表径流样品中的全氟化合物进行测定.降雪样品中平均∑PFCs浓度为6266 pg·L~(-1),共检出11种PFCs,其中PFBA含量最高,表明该地区的大气中存在着以PFBA为主的PFCs污染.河水样品中检测到7种PFCs,高山峡谷区河水样品中ΣPFCs浓度范围为272—2244 pg·L~(-1),若尔盖草原湿地区河水样品中ΣPFCs浓度范围为727—5149 pg·L~(-1),远低于我国东部地区及长江黄河下游区域.若尔盖草原湿地地表径流样品检测出11种PFCs,∑PFCs浓度范围为5837—13720 pg·L~(-1),高于当地河水中PFCs的浓度,表明地表径流是当地河水中PFCs不可忽略的非点源污染源.运用熵值法得到青藏高原东部过渡区河水中PFOA、PFOS及PFBA的风险值均远低于参考值,未达到对生态环境具有风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3.
基于气候变化的干旱脆弱性评价——以青海东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青海东部农业区22个县区的20个气象、农业、社会经济统计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等级化等数学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了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的评价,再通过分析承险体的内在脆弱性,将气候变化和内在脆弱性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了青海东部干旱脆弱性等级。结果表明:在目前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脆弱性最高的是民和、化隆,较高的是城中、城北区、湟中、大通等四县区,门源、互助、同仁、同德的干旱脆弱性中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旱灾的风险管理模式、倡导节约型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等干旱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4.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theory, the authors choose 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China in 1990-2007 and adopt panel trait root and co-integration testing method to study whether there is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for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carbon emissions per capita of the eastern region and the central region of China fit into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but that of the western region does not.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s carry out scenario analysis on the occurrence time of the inflection point of carbon emissions per capita of different regions, and describe a specific time path.  相似文献   
125.
徐旺生 《绿叶》2012,(6):49-55
环境意识兴起于近现代,环境问题却始于人类生产活动出现之初。古代中国,为了缓解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文明中心由黄土高原先转至华北平原再转至南方湿地,从而缓解了环境所带来的发展瓶颈。到了现代,我们已然不再具有古人所具有的迁徙空间,但环境问题却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反思古代中国的迁都历程,关注环境压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6.
近50年华北平原干热风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干热风是影响华北平原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利用华北平原48个站点1961-2008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各站点的干热风(高温低湿型/雨后青枯型)日数及区域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就地理空间而言,华北平原干热风日数总体上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分布趋势;在发生时间上,除南部个别地区有增加的趋势外,大部分区域干热风日数呈明显的递减趋势。进一步的分类研究则表明:高温低湿型的与干热风总体时空分布趋势相近,而雨后青枯型虽然也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远小于干热风总体情况,并且在南部、西北部日数反而呈现增加趋势。了解干热风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为进一步建立干热风监测预警模式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并可为当地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7.
工业时代的经济增长是以大量消耗能源为代价的,直接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将经济增速与环境压力脱钩的同时,实现将人类福祉与资源消耗的脱钩,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焦点问题。采用Tapio基本模型构建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模型,将1979-2014年的脱钩指数划分为8种脱钩类型。结果说明,绝对而稳态的脱钩是不存在的。虽然大部分年份的中国处于弱脱钩状态,但长时间尺度上,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存在"连接-脱钩-复钩-再脱钩"的动态反复过程。以中国东部地区10省份为例,研究脱钩指数变化的趋势和时间分异情况。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后该地区复钩的可能性不断增加,特别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需要警惕以能源消耗驱动经济发展的模式重现。计算并比较脱钩指数的5年均值,研究中国东部地区脱钩的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是否脱钩与宏观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不断提高利用效率以减少能源消耗总量,保持弱脱钩是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关系的常态。  相似文献   
128.
华北平原土壤肥力的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世纪以来华北平原土壤调查数据的分析对比,揭示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土壤肥力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冀北地区的土壤肥力有所下降,而冀南和鲁西北地区有所上升。影响肥力变化的因子包括河流治理、施肥、高产品种使用后种植制度和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等等。  相似文献   
129.
论述了华北平原农桐复合经营的发展历史、现状和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应该加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0.
中国地震应急地区系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砚  苏桂武  聂高众 《灾害学》2008,23(1):140-144
首先探讨了地震应急地区系数的概念,认为地震应急地区系数是描述各地区在遭受同等强度地震打击时,所表现出来的应急紧迫性、应急重要性和应急救援强度的大小的指标;然后提取了影响地震应急地区系数的因素;继而建立了地区系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最后,以地市级行政单元为例,计算出全国各地市的地区系数,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市地区系数的地域差异明显,东南部地区明显高于西北部地区;高值主要集中于华北平原、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等地区的地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