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1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研究基于鲁西平原区的农村分布分散、污水管网建设缺口大、污水收集困难、污水处理问题突出等典型问题,以鲁西平原区某县级行政区为例,探索适用于华北平原的治理模式、管理手段等。本研究首先对鲁西平原区某县级行政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和治理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然后指出近年来该县级行政区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提出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选择治理模式,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62.
根据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牧草生态试验场土壤呼吸测定数据,分析了刈割前后3年生和6年生苜蓿、白三叶及小黑麦4种人工草地土壤呼吸日变化特征及刈割对草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刈割前不同牧草地的土壤呼吸强度差异明显,依次为3年生苜蓿>6年生苜蓿>白三叶>小黑麦,刈割后不同牧草地的土壤呼吸强度相差不大,土壤呼吸速率在3.0~3.5 μmol CO2·m-2·s-1之间;②刈割前不同牧草地的土壤呼吸日变化不相同,6年生苜蓿与小黑麦草地刈割前土壤呼吸速率由9:00开始逐渐增强,在12:00~16:00之间持续较高,以后逐渐下降,3年生苜蓿与白三叶草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在9:00~12:00之间逐渐升高,12:00到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③与刈割前相比,4个处理牧草刈割10 d后其草地的土壤呼吸速率下降了30%~40%;④刈割前后Q10值在1~2.32之间,平均值为1.37,刈割前平均值为1.63,刈割后平均值降为1.10。  相似文献   
63.
在河南某农村站点利用黑碳仪(AE33)对春节前后(2018年2月12日~3月12日)黑碳气溶胶(eBC)进行在线连续监测,获得其质量浓度、昼夜变化及来源.结果表明:春节期间的eBC浓度最高,(8.22±4.17)μg/m3,该时期人为活动对eBC影响最为明显.春节前,生物质燃烧产生的eBC占其总浓度百分比最大,为(41.1±5.3)%,并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降至(26.8±12.0)%.AAE(1.40±0.16)说明,该地区春节前后eBC的化石燃料排放和生物质燃烧贡献程度接近.与城市点位相比,本研究的AAE值较高.春节前后,观测地区的eBC昼夜变化存在2个明显高值时段,分别在7:00~9:00和20:00左右.春节期间的eBC昼夜变化无明显波动.根据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显示,春节期间eBC的潜在源区有山西、陕西、安徽和江苏等省份,其他时期集中在河南、湖北境内.本研究对于识别冬季农村燃烧源排放黑碳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域重霾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黑碳气溶胶气候、环境和健康模拟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4.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3,(4):71
《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发布商务部、环保部日前联合发布《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环保指南》是由两部门在借鉴国际经验和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制定的,旨在指导中国企业进一步规范对外投资合作中的环境保护行为,及时识别和防范环境风险,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树立中国企业良好对外形象,支持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5.
华北平原典型区土壤氟的形态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易春瑶  汪丙国  靳孟贵 《环境科学》2013,34(8):3195-3204
为了研究华北平原典型区小麦-玉米农田土壤氟的形态及其分布特征,采用连续化学提取方法,测定了采自该地区的耕作层土壤样品(0~30 cm)和剖面土壤样品氟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耕作层土壤总氟含量为338.31~781.67 mg·kg-1,平均含量为430.46 mg·kg-1.耕作层土壤中不同形态氟含量以残余态最高,其平均含量为402.73 mg·kg-1;其次为水溶态,平均含量为14.39 mg·kg-1,处于氟污染较高水平,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再次为有机态和铁锰结合态,其平均含量分别为8.90 mg·kg-1和4.10 mg·kg-1;可交换态含量最低,其平均含量为0.33 mg·kg-1.耕作层土壤中水溶态氟含量与土壤pH、CEC呈正相关,与土壤黏粒含量呈负相关;铁锰结合态氟含量与土壤pH、CEC、土壤砂粒含量呈正相关,与黏粒含量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对土壤水溶态氟和铁锰结合态氟含量影响最显著,土壤CEC对土壤总氟和残余态氟含量影响最为显著.土壤剖面总氟含量受土壤岩性变化控制,在包气带中呈现峰谷交替的变化特征;土壤剖面水溶态氟含量受土壤岩性变化较小,受土壤pH影响较大,各土壤剖面水溶态氟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主要在靠近地表0~100 cm处变化.本研究可为该区域土壤氟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土壤氟的迁移转化、土壤氟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6.
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监测及污染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将华北平原作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地区。经国务院批准,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水利部编制印发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明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战略方向。华北平原城镇公共地下水供水规模占  相似文献   
67.
华北平原典型剖面地下水三氮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平原地下水氮元素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鲜有报道,本文结合华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从山前平原至中部平原选取两个剖面,四次采集地下水样品并测定三氮含量,调查评价典型剖面上三氮污染状况并深入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典型剖面上地下水的三氮中超标最为严重的是氨氮;三氮总量整体上随时间呈上升趋势;硝态氮、氨氮、亚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分布不尽相同,前两者在山前平原的含量高于中部平原;第三者则呈相反趋势;从垂直方向上看,三氮含量随地下水埋深增加而减小。在不同的水井类型中,灌溉井和监测井中三氮的含量普遍较高,而在饮用水井中氨氮污染相对严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68.
夏收时段农村大气亚微米颗粒物数浓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源区的角度研究华北平原夏收时段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粒径谱分布,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于2017年6月对华北平原典型农村点位亚微米颗粒物数浓度进行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小于300nm处,平均数浓度为28371cm-3.不同模态颗粒物数浓度分布差异明显,核模态(< 20nm)呈线性分布,爱根核模态(20~100nm)呈多项分布,积聚模态(>100nm)呈对数分布.48h后向轨迹聚类结果表明,观测点位气团受其东部的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生物质燃烧传输影响时,颗粒物总数浓度增加66.7%.潜在源贡献因子法和浓度权重轨迹法,表明潜在源区为观测点位以东的区域,且以粒径小于100nm的颗粒物为主.  相似文献   
69.
小溪  晓纪 《河北环境保护》2007,(7):F0003-F0003
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因其风光酷似安徽黄山而被人们称为“小黄山”。 白石山,位于涞源县城南15公里处,因山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山体高大,有“三顶、六台、九谷、八十一峰”,主脊线长7000余米,最高峰海拔2096米,是华北平原西北隆起之龙首。白石山奇峰林立,绝壁横陈,险壑纵布,到处直上直下如刀削斧劈,少曲线,多棱角。  相似文献   
70.
简讯     
环保部开展华北平原排污企业地下水污染专项检查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向媒体通报,2013年2月下旬至3月,环保部组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六省(市)环保厅(局),以地下水水质异常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为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