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7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833篇
安全科学   305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334篇
综合类   2709篇
基础理论   455篇
污染及防治   137篇
评价与监测   180篇
社会与环境   452篇
灾害及防治   189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本文通过分配西辽河支流老哈河,黄金河断面上的主要污染物,在不同水期浓度的变化,及各污染物之间相关性分析,对研究,探讨影响的地面水中,污染物浓度大小的因素,得到一些规律性认识,对地面水的环境容量,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2.
993.
关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伴随着8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而加剧的人地矛盾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大量的数据分析了自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以来的1999-2001年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其中用播面单产和复种指数来度量耕地质量,得出了我国总体耕地质量下降的结论,指出仅仅从数量上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证不了我国粮食安全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4.
995.
中国已进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对实现中国“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有重要意义。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之间的协同效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较少有针对城市层面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为此,该研究收集中国278个城市2004—2020年PM_(2.5)/PM_(10)浓度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数据,以PM_(2.5)与CO_(2)为代表测算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通过构建“目标设置-结构效应-协同管理绩效”分析框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与经济目标设置对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检验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所产生的中介效应,并采用不同污染物测算协同管理绩效,对回归结果进行敏感性检验。结果显示:①环境与经济目标设置对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有显著影响,PM_(2.5)/PM_(10)浓度目标与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正相关,而经济增长目标与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负相关。②区域异质性上,中部地区环境目标对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东、西部不显著;东、西部地区经济目标对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的负向影响显著,中部不显著。③环境目标可通过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但交通运输结构的中介效应不显著。④采用不同污染物测算协同管理绩效,发现前述回归结果对不同污染物是敏感的。研究结果表明,目标设置是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协同管理的重要驱动力,要将空间异质性、重点管控污染物考虑在内,识别高效协同的结构减排路径,提升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绩效。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应从强化目标协同、引导经济质量竞争、实施差异化协同治理、加强考核协同等方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苯蒸气在有机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探讨了苯蒸气在膨润土原土、单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及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上的吸附性能、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机膨润土对苯蒸气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两种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对气态苯的吸附能力大于单阳离子有机膨润土,表现出较强的协同吸附作用;有机膨润土对气态苯的吸附作用主要由分配作用所致,等温吸附线呈线性,吸附系数(Kd)与有机膨润土的有机碳含量(foc)成正相关,与温度及比表面积成负相关,吸附速率(r)与有机碳含量成正相关。有机膨润土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9.
范瑜  马运宏 《环境科技》1995,8(1):11-14
防止地下水污染及水质恶化是我市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和上地下水监测资料及其他一些历史资料,发现徐州市市区岩溶地下水硬度仍然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且以非碳酸盐硬度的升高为主,而环境污染及对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等一些人为因素则是产生岩溶水硬度升高的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内蒙古河套灌区春小麦苗期生态系统CO2通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用连续自动采样箱的方法对不同施肥方式下的春小麦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进行观测,发现苗期(出苗-拔节期)春小麦生态系统主要是一个CO2净交换逐渐增大,固定碳逐渐增加的过程.在速效肥条件下,春小麦生态系统苗期CO2净交换的变化为-390.20~901.25 mg·m-2·d-1,日呼吸量在-800.35~-5865.22 mg·m-2·d-1;缓释肥负荷下CO2净交换变化为-206.00~1258.36 mg·m-2·d-1,日呼吸量在-407.02~-4986.52mg·m-2·d-1."-"表示从生态系统中丢失碳.从CO2净交换中减去生态系统的呼吸速率就得到植物的光合速率.采取缓释的施肥方式可以减少苗期CO2释放.此外,用气象因子包括瞬时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等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构建简单的模型去模拟CO2通量的变化速率.结果表明,PAR与大气温度和10cm土壤温度分别是制约苗期春小麦生态系统呼吸和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