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6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2篇
综合类   247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05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关于渤海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峻的渤海环境问题,我国自本世纪初开始了大规模的渤海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该行动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存在如下问题:指导思想上带有传统环境管理痕迹,缺乏统一有效的权威领导机构,配套的政策法规的缺失,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为此下一步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对渤海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渤海环境管理综合协调机制运行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促使渤海环境保护和教育的广泛参与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52.
以2010—2018年长三角27个区域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科技创新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利用DEA—BCC模型、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两者的时空耦合关系及其障碍因素。结果发现:(1)长三角科技创新效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纯技术效率得分较低,规模效率得分较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缓慢波动上升的态势,子系统大小依次为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2)时序上,长三角科技创新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向中级协调的转换阶段;空间上,两者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较大呈现”核心—边缘”的结构分布特征。(3)影响科技创新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主要障碍因素:从准则层看,共享发展为首要障碍因素;从指标层看,前5位依次是发明专利授权量>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相似文献   
53.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代表,其旅游供需研究对推动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41个城市为例,通过构建旅游供需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了2009—2019年长三角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三角旅游供需水平整体呈微弱增长态势,旅游需求(0.179)较稳定地低于旅游供给(0.251)。(2)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水平在时间上与增幅具有一致性,即耦合协调水平高的城市增幅也大,在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3)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的集聚态势稳定增加,且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高—高”和“低—高”集聚区位于东南沿海,“低—低”集聚区位于西北地区。(4)客源地系统所代表的旅游需求是长三角地区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影响力为0.890;核心吸引物的影响力虽然较低(0.686),但是极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4.
饮用水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基于实地调研、部门访谈和制度条文的梳理与分析,以苏州市太湖水源地为例研究湖泊型水源地管理体制。研究表明:我国水源地管理由国家、省、市、县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具有水资源和水环境分割管理、流域管理和行政区管理交错的制度特征,初步具备了综合管理的架构;水源保护缺乏流域管治的思维,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制度支撑不足;在管理手段上以命令控制型手段为主,经济激励与公众参与不足。建立水源地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完善经济激励手段,推进公众参与,实施水源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将有利于提高水源地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55.
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第十三次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将于2009年在全国实施集体合同制度“彩虹计划”,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做到工资调整靠协商,继续推进企业协商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56.
三峡地区工业行业环境与经济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三峡地区工业污染物产生强度和排放强度分析表明,三峡地区的产生强度和排放强度均高于东部先进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指出了三峡地区的污染防治需从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双管齐下进行;引入"环境协调指数EHI(行业的经济贡献率与污染贡献率的比值)"分析行业的环境与经济行为特征,指明了三峡地区COD和氨氮相对污染重、经济效益差的行业.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环境保护部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环境保护工作,拟订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和开展环境质最监测评估,监督管理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安全,协调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等。  相似文献   
58.
城市建设用地差别化绩效管控是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土地政策精准投放的基础。从新时期城市建设用地的基本价值出发,构建基于经济生产、社会服务、生态保护、政治公平服务保障和科技文化培育五维功能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绩效评价模型和改进的协调度模型对湖北省城市建设用地五维功能绩效和协调度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绩效-协调”差异性特征划分了不同类型区,并相应地制定了差别化管控政策。研究表明:湖北省城市建设用地综合绩效差异性表现为“中心城市最高,副中心城市次之,远离中心区域最差”的分布格局,而不同功能维度绩效差异性也较为明显,结合城市建设用地多功能协调程度来看,湖北省16个市域可划分为3类管控区,分别为多功能协调优化区、多功能潜力挖掘区和多功能适度强化区,并可分别从结构优化、功能协调、总量控制、增量供给、存量挖潜等方面对城市建设用地实行差别化管控。该研究可为建设用地双控行动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方法参考。 关键词: 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用地;绩效;多功能协调;差别化管控  相似文献   
59.
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动态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利用中部地区37个资源型城市2005—2014年城市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30个指标数据,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动态变化进行测度,并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及其二者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2005以来人口城市化对资源型地区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影响力减弱,社会城市化的影响力逐渐加大并趋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尽管资源条件对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影响最大,但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对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的影响力正变得日益重要。(2)各城市间城市化综合水平差异较大,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差异较小。自2005年以来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城际差异无较大改变,但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城际差异正变得日趋缩小。位于山西省的资源型城市城市化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的变动较之其他省份更为显著。(3)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协调类型处于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并以初级协调型为主。2005以来中部地区多数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保持不变,关系恶化的资源型城市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和湖南,关系更为协调的资源型城市主要位于山西。(4)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差异显著,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差异并不明显。再生型和衰退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较高,成熟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较低。(5)城市化滞后仍是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不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0.
广东整体经济发展的超前性并没有消解区域差距,反而在要素资源分布、产业集聚与市场竞争方面加剧了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发达地区间的差距。本研究以广东为案例,从生态文明角度探讨如何提升欠发展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将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渗透在广东欠发达地区小康社会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