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313篇
安全科学   280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88篇
综合类   859篇
基础理论   134篇
污染及防治   146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7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对脉冲放电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表明,加氨口和脉冲放电相对位置变化会极大地影响脱硫效果。从一组实验出发,通过调整加氨口和反应电极的相对位置,得到不同情况下的脱硫率,并分析改变加氨位置所造成的化学反应变化。  相似文献   
152.
153.
后所煤矿选煤厂位于云南省富源县,该厂经两次改扩建后,现处理能力为90万t/a,流程为跳汰主、再选——浮选流程。由于该厂入选原煤质量不断恶化,在要求精煤灰分≤12.5%时,入选原煤的可选性转为极难选煤,故跳汰机的分选效率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生产情况表明,在确保精煤质量的前提下,跳汰精煤产率仅在20%~30%之间。降级生产的产品销售困难。  相似文献   
154.
为了开发以低比能兼高冲蚀能力为特色的新颖的流体射流,笔者对带磨粒的锥形射流作了可行性研究,主要有:1) 分析归纳锥形磨料水射流的流场及其有关的方程式;2) 设计制造适合于磨粒水介质的螺旋流动发生器(取名旋动器);3) 在非淹没及淹没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锥形磨料水射流在管道清洗及水下切割方面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5.
火灾中双层窗玻璃破裂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丽  卜程 《火灾科学》2001,10(2):67-71
把单层窗玻璃破裂的模型作为研究基础,基于原有的单层窗玻璃破裂的计算软件开发设计了双层窗玻璃破裂的模型,并对双层玻璃的内表面及其空隙的热传递过程和连续发生的玻璃破裂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6.
文章介绍了一种顶打和侧打相结合的BEL型双维振打式电除尘器,该产品将电除尘器两种主要的振打清灰技术结合,适用于老除尘器的提效改造及新除尘器的制造等。  相似文献   
157.
从压力容器的选材、制造和使用3方面分析一起事故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8.
159.
《化工环保》2008,28(4)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多温区高效常压加热炉。装置由壳体、盘管、热能发生器、加热管、导热液、余热换热器、温控仪、风机、溢流管、烟气人口、烟气出口、被加热介质进口、被加热介质出口等构成,其中盘管成网状分层平布,上下为若干层。利用加热管和余热换热器,将热能发生器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若干温区的加热管散热后,  相似文献   
160.
基于GIS的北京市建筑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建筑物的空间分布上,研究建筑分布特点可以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指导.在突破以往建筑密度建成区的空间范围局限性的基础上,在GIS软件支持下,以2.0km×2.0km的样方为统计单元,利用样方中的建筑物基底面积/样方面积来统一计算整个北京市的建筑密度,通过分析建筑密度分布图来研究北京市建筑密度总体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绘制以天安门旗杆为中心的8个不同方向的剖面、卫星城之间的10个剖面以及将建筑密度与主要环线道路进行叠加进一步来详细分析建筑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北京市建筑密度等级类型空间分布图直观反映出了北京市建设已经从"单中心"模式发展转移为"多中心"发展模式,其主要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平原地区,而西部、北部山区的建筑密度普遍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