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97篇
安全科学   91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332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气单颗粒物的成分、形态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分析方法是研究单颗粒物的形态结构的主要方法,激光微控针质谱、二次离子质谱、Raman微探针以及红外光谱是研究单颗粒物的化学组成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用一般高效液相色谱仪,不用抑制柱:分析柱为IC-PAK阴离子交换柱,用电导检测器检测,测定水中Cl^-,NO2^-,Br^-,NO3^-,SO4^-离子。试验了淋洗液不同浓度和PH对阴离子分离的影响,并与另一组淋洗液比较各阴离子的最低检测浓度,及测定自来水中阴离子含量。检测限在0.1mg/L-0.83mg/L间。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淋洗液测定的变异系数<5.10%。单柱离子色谱法用于水中吸附有  相似文献   
13.
右江百色城河段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百法、百色断面2004年常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右江百色城河段的水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该河段1999年至2004年的监测资料,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进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体己受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CODMn、NH-N3和挥发酚.由此提出了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庆元地区滑坡灾害的详细研究,比较讨论了单变量评价、决策树评价与逻辑回归法等3种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单变量模型最为简单,计算方便,得到的结果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当收集到的滑坡因素越多,对滑坡发育的刻画越精确,则最终评价结果也越可信;决策树算法能迅速从大量样本中归纳出一般规则,并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其结果也受到训练样本数量大小和样本维数即参与评价的因素集数量的影响;逻辑回归模型具有计算方法简单、评价结果物理意义明确等突出优点,但需要有大量样本数据的支持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单裂隙岩体稳定温度场与渗流场耦合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热学理论和裂隙岩体渗流理论,提出了单裂隙岩体稳定温度场与渗流场耦合数学模型,运用Galerkin有限元C0型插值函数法建立控制方程的有限元格式,为该耦合模型的程序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1901年~190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钢铁公司2200名职工中竟有1600人在事故中受到伤害。面对工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企业主态度消极,“事故频发倾向论”集中地反映了企业主的错误观念。第一个单因素理论(认为有的工人性格特征是事故频繁发生的惟一因素)应运而生。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格林伍德(M.Newbold)。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细水雾的定义、灭火机理,详细地阐述了中、低压单流体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定义、组成及工作原理,并在分析系统主要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中、低压单流体细水雾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组织,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为颈椎退行性疾病。颈椎后路单开门脊髓减压术,可达到彻底减压、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的目的。此手术操作简单,出血也较少,为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应做好围手术期护理。  相似文献   
19.
利用颗粒物粒径谱仪和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等,对南宁市2016年12月5~11日大气污染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分析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化学组分及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南宁市20 nm~10μm颗粒物数浓度粒径主要集中在23~395 nm之间,主峰值出现在100 nm左右.期间有3次新粒子生成现象,下午14:00~18:00有30 nm左右新粒子开始生成,晚20:00~次日06:00碰并长大到40~110 nm左右,3次新粒子生成过程受机动车尾气一次排放的污染影响.对污染期间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在线溯源分析发现,污染期间有大量的二次反应颗粒物生成,判定颗粒物来源主要有生物质燃烧源、扬尘源和燃煤源,其中,远距离传输对生物质燃烧源有贡献.  相似文献   
20.
深部隧道开挖卸荷引起的岩体破裂是地下工程典型灾害之一。针对深部隧道单节理岩体在开挖卸荷条件下的破裂问题,基于开挖卸荷引起的最小主应力线性降低规律,采用Griffith强度理论准则对开挖卸荷条件下的含单节理岩体破裂进行了分析,并对破裂岩体进行了锚杆加固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当结构面倾角大于支护应力状态下的破裂角时,深部岩体初始应力状态下未产生破裂,随着最小主应力的降低,深部岩体先产生材料破坏后沿结构面破坏;当支护应力状态下的破裂角大于结构面倾角时,深部岩体受支护应力作用仅产生材料破裂;当结构面倾角小于最小主应力为0时对应的破裂角,深部岩体无论是否支护岩体仅产生材料破裂;对于深部岩体,产生破裂的必要条件是最大主应力大于8倍的岩体抗拉强度,且破裂角变化于30°~45°之间;岩体支护应力的选择应在岩体初始破裂应力与结构面破裂应力之间,并且要保证岩体应力的释放率以及围岩的稳定性。石塘隧道岩体破裂分析及锚杆加固研究表明:岩体首先产生材料破坏,其破坏的临界应力值为10.25 MPa,对应的破裂角为39.9°,结构面破裂的临界应力值为4.15 MPa;石塘隧道岩体在无支护条件下,沿结构面产生突发性破坏,岩体支护应在开挖完成40.59h内完成,岩体支护应力为7.175 MPa,支护破裂角为37.5°,单根锚杆锚拉设计值为88.7kN,锚固长度为5m,倾角为15°,间距为0.8m,此锚杆设计参数下可保证岩体应力充分释放以及确保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