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7篇
安全科学   91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332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81.
城市规划是将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作为基础,对于城市发展中的经济结构、环境影响等内容加以规划,以发挥指导规范城市发展的作用。在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要对环境影响加以评价。本文以城市规划与环境评价为出发点,提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几点问题及解决思路,在更大的范围内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为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2.
基于定量遥感技术的重庆市热岛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重庆市作为长江中上游特大型城市,工业发达,经济快速发展,市区热岛效应明显,但是很少对其研究。以2007年Landsat5 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单窗算法对重庆市城市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并进行城市地面亮温等级划分,在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NDVI等方面对重庆市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和空间格局分布及其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城区热岛现象显著,且分布不均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热岛效应影响不同;城市地面亮温与NDVI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最后结合重庆市的特殊地形,提出了以下解决城市热岛效应的对策:加强城市规划,调整城市结构;构建最佳绿化结构,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控制工厂废气排放量。  相似文献   
483.
影响滑坡发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因素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不同因素对滑坡发育的贡献有很大差异,要准确合理地进行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首先必须对各致灾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合理选择参加评价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个目的,提出了综合考虑滑坡敏感性综合指标(IEL)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进行关键因素筛选的方法。首先采用百分比分段的方法进行致灾因素数据的类别划分,然后分别计算各致灾因素的两种指标大小,综合考虑两种指标以实现滑坡关键因素的筛选,当IEL和P指标都满足条件时,才能归入到关键因素中。将该方法应用于庆元地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筛选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84.
茂名市大气PM_(2.5)在线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月12日,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对茂名市大气中PM2.5进行在线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茂名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分布(颗粒数占比)分别为扬尘6%、工业工艺源10.9%、生物质燃烧14.7%、机动车尾气27.5%、燃煤23.4%、二次无机源7.7%和其他9.9%。空气质量从重度污染转为优良天气过程中,机动车尾气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20%以上,而燃煤占比从28.9%降至12.3%;空气质量从优良转为污染天气的过程中,工业工艺源、二次无机源、生物质燃烧、燃煤的占比增加,而机动车尾气占比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485.
青岛市前海一线海域水质评价与水质改善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调查了青岛市前海一线水质状况,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富营齐化指数、有机评价指数法进行了水质评价.对污染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海域水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86.
487.
高飞 《化工环保》2015,35(3):300-304
以二甘醇单丁醚-二甘醇单乙醚-对二甲苯体系为萃取剂,0.1 mol/L的Na OH溶液为反萃取剂,采用三级萃取-反萃取法处理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氧化废水,考察了萃取和反萃取的影响因素,并对废水中的可用有机资源进行了回收。实验结果表明:在V(二甘醇单丁醚)∶V(二甘醇单乙醚)=1∶3、V(醇醚)∶V(废水)=2∶5、V(对二甲苯)∶V(废水)=1∶5的最佳萃取条件下,经三级萃取工艺处理后,平均COD去除率达92.0%、平均脱色率达96.4%、BOD5/COD0.3,可生化性明显增强;最佳反萃取条件为V(Na OH溶液)∶V(有机相)=13∶24、反萃取温度60℃;平均总硝基化合物回收率达88.9%,平均萃取剂回收率达96.7%,回收的萃取剂可循环使用。该工艺对废水处理的综合成本约为700~1 000元/t。  相似文献   
488.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第九个五年环境保护规划,规划的编制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承载了大量新内容和新任务,在规划的理念、战略、领域、任务、支撑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拓展与深化。本文通过对规划进行系统梳理,提炼出10个方面的关键词和新提法并逐一解读,以便于读者对规划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  相似文献   
489.
以给水污泥为吸附材料,对模拟含磷废水进行了吸附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投加量、pH和粒径3种因素为影响因子,以磷的去除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BBD)研究了3种因素对磷去除率的影响以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成功预测出最佳除磷工艺条件为污泥投加量3.88 g/L,pH=3.00,粒径1.00 mm,该条件下磷的去除率可达95.13%.因此,响应面分析法是优化给水污泥吸附除磷工艺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490.
近年来,秦岭地区发现了大量旧石器遗址,并开展了年代学研究。但是,秦岭南麓汉江下游地区的旧石器遗址研究相对较少。2018年夏天对汉江下游地区的野外考察中,在钟祥盆地和江汉平原发现了罗汉寺和岳家湾两处旧石器旷野遗址。两处遗址的剖面出土了较多原地埋藏的石制品,包括石片、石核,以及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手稿、手斧等少量工具。利用石英单片再生剂量法(SAR-OSL)和热转移光释光(TT-OSL)技术,测得罗汉寺两个遗址点对应的文化层年代分别为53—30 ka和187 ka,岳家湾遗址旧石器文化层的年代为172—138 ka。这些年代有效填补了汉江下游地区部分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年代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