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248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51.
环境容量资产的核算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环境容量提出京津冀地区环境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阐明该地区环境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内容、核算范围以及编制路径,对2013年该地区及13个城市的环境容量资产进行核算,并编制了实物量资产负债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地区降低环境资产负债的政策建议,指出我国环境资产负债核算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大气及水环境容量均处于严重负债状态,其中,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x和PM2.5环境容量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35%、-263%和-316%,主要水污染物COD和NH3-N环境容量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4%和-850%。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基础,同时也可为其他地区开展环境资产核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2.
木质林产品的碳储功能可有效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其碳储量核算已被纳入气候变化缔约国温室气体清单报告,各国基于CBDR原则对木质林产品的碳储计量及贸易流动核算方法学在国家层面的争议及协调,关系到未来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减排责任分配及利益分享。本文首先概括了IPCC历次会议关联木质林产品碳储核算议题及谈判进程,纵向梳理了碳储计量问题的研究进展。其次,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关于核算方法的应用及争议,总结不同核算方法在各国间的适用情况及其关联利益。最后,从清单报告和国际贸易角度分析了生产法与储量变化法对林产品碳储计量的不同影响,归纳了不同角度下两种核算方法的适用属性。研究表明:1缔约国附件Ⅰ国家在第二协议期内报告本国木质林产品的碳储量及其变化,在假设本国木质林产品碳储贡献不为零时采用生产法核算碳储量,核算源于本国采伐木的产品碳收支已成为当前缔约国履行气候责任的基本要求;2从清单报告的角度,缔约国基于森林管理参考水平报告碳储量,生产法区别森林管理活动并核算源于可持续森林经营管理的木质林产品碳储量,符合报告的要求;3从国际贸易角度,对于中国等涉及林产品国际贸易的净进口国,储量变化法因考虑到进出口的碳计量,以储量变化法核算碳储量对中国等林产品贸易大国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3.
为适应国家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工作目标及工作要求,根据国家政策及集团公司需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编制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工作方案》,设计开发了集团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平台。文章分析了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四大步的工作流程;根据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温室气体核算工作方案的工作要求,对难点进行分析:核算边界差异较大、基础数据来源分散、数据填报量及核算量庞大。阐述了核算系统的设计思路及系统构架、主要功能,并介绍了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4.
近年来,为加强低碳城市建设、实现区域低碳发展,我国各级政府相继推出了诸如低碳社区试点、低碳城镇试点等城市建筑群的低碳示范试点。设置节能减碳目标、出台政策举措和评价试点成效的前提是对碳排放的定量评估。城市建筑群碳排放核算模型综合借鉴了IPCC方法学、《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GPC)、WRI《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工具(1.0、2.0)》和国家发改委《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等碳核算方法学,基于城市建筑群碳排放高度集聚、来源复杂、边界模糊等特征,对相关方法学进行了适用性修正,并通过某高教园区碳核算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建筑群碳排放模型可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核算碳排放的有效工具,为规划制定、目标设置、政策出台和成效评估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55.
金融危机背景下投资效应的社会核算矩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万亿财政刺激性投资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定量测算财政投资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投入产出分析,社会核算矩阵乘数分析可以更全面深入地分析收入的再分配效应.本文扩展建立了2005年中国能源社会核算矩阵,使用社会核算矩阵乘数分析定量测算了2008年第四季度1 000亿元财政投资对各部门总产出、GDP、就业增长、能源需求量和单位GDP能耗的影响效应.测算结果说明这一投资将促进各部门总产出增长3 798.83亿元,GDP增长1 444.34亿元,能源需求量增加1 369.46万t标准煤和就业增长88.58万人,也将促进单位GDP能耗降低和产业结构优化.最后,本文提出今后投资应进一步注重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减少刺激经济的紧迫性和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矛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6.
通过水土流失地区不同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地质量及土壤生产力的影响研究,探讨不同作物及其不同的种植方式对农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预测模型及土地资源利用的价值核算方法。通过对山西省闻喜县的案例应用验证,表明了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7.
1997年两个开创性的著作,即Gretchen Daily主编的Nature’s Services: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一书及同年Robert Costanza在Nature上发表的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引发了关于生态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政策等研究的热潮。中国近几年来也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提出了一系列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为前提的制度和措施。基于此,本研究首先综述了现有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及其存在的不足,剖析了现有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两类方法,即货币量方法和非货币量方法的核心差异点与可能的融合点,构建了基于能值分析方法和融合货币量核算方法的非货币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新的核算框架,包括:(1)重新分类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即直接价值(增加NPP、固碳释氧、增加土壤、补给地下水/涵养水源、提供水源水电和农产品等)、间接价值(净化大气、水、土壤、人畜排泄物和减少水土流失/侵蚀等)和存在价值(调节气候、调蓄水量、调节径流、旅游休闲、文化教育、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三大类;(2)确立了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方法体系;(3)厘清了核算中的加和原则等,以避免重复计算。该理论和方法学是解决现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不足的尝试和完整的方法论构建。  相似文献   
158.
为了掌握集输过程中储罐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采用美国环保署EPA提出的TANKS计算模型,对小型储罐的排放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储罐静置排放量占比13%,工作排放量占比87%。分析不同参数的计算结果,发现地区温度越高,风速越大,太阳能总辐射越大,则排放量越大;储罐体积和年周转量分别是影响储罐静置排放量和工作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降低储罐温度、优化储罐类型的减排对策。  相似文献   
159.
中国城市碳排放核算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城市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比较不同城市的碳排放水平提供基本方法和数据,将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源分成工业能源、交通能源、居民生活能源、商业能源、工业过程和废物等6个单元,建立了一套针对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体系,并以无锡市为例,对我国城市碳排放特征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无锡市工业能源单元碳排放量占全社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比例最大,为68%~71%;其次为工业过程单元和交通单元,分别为13%~19%和6%~10%.城市碳排放总量在2004~2008年间增长迅速,人均碳排放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均高于世界水平.  相似文献   
160.
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新闻——荣获“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的绿色GDP课题研究小组代表在发表获奖感言时透露,绿色GDP的核算并没有获得中国所有省份的支持,已有一些省市要求退出试点。一方面是获得了学界以及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一致支持,另一方面却是一些地方政府的不合作和退出试点,轰轰烈烈的“绿色GDP”为何“叫好不叫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