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6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966篇
安全科学   279篇
废物处理   80篇
环保管理   151篇
综合类   1972篇
基础理论   455篇
污染及防治   388篇
评价与监测   322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7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采用缺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印染废水,当HRT为8 h时,ABR内的下向导流室雷诺数(Re)为1.1,上向漉反应室Re为0.1,均为层流.污泥颗粒经绕流运动分析.下向导流室污泥颗粒受到的绕流阻力和重力均向下,只有浮力向上,由于污泥颗粒密度大于流体的密度,此时重力大于浮力,污泥颗粒不能在下向导流室内稳定停留,即没有污泥层,与观察到的试验现象一致.在上向流反应室的污泥颗粒受到的绕绕阻力向上,重力与绕漉阻力、浮力处于动态平衡时的污泥颗粒的临界粒径(dcr)为85 μm.  相似文献   
962.
单液滴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水中多环芳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液滴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建立了检测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研究了萃取溶剂种类、萃取时间、搅拌速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单液滴微萃取条件,该法用于水中PAHs的检测,16种PAHs的线性范围为0.2~7.0μg/mL,相关系数≥0.9784,检出限为0.002~0.190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7.1%~15.1%,加标回收率在81%~122%.  相似文献   
963.
负荷及盐度对好氧颗粒污泥EP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序批式反应器(SBR)内好氧颗粒污泥在不同有机负荷(1.6 kg COD/(m3·d)和8 kg COD/(m3·d))和不同含盐(2.5%和5.0%)条件下胞外聚合物(EPS)的变化情况,并对EPS、比耗氧速率(SOUR)和孔隙率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在SBR反应器中,负荷较含盐量对好氧颗粒污泥EPS变化的影响要显著,且EPS糖成分和SOUR之间、EPS蛋白成分和孔隙率之间均呈负相关。另外,高负荷条件下的系统稳定性要优于低负荷。  相似文献   
964.
王琳  李煜 《环境工程学报》2009,3(7):1160-1164
为了有效地控制铅污染,利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培养的以醋酸钠为碳源的好氧颗粒污泥作为吸附剂,进行生物吸附含铅废水的效能和机理的研究。通过考察酸度、接触时间和Pb2+初始浓度等因素的影响,验证好氧颗粒污泥吸附模型,并利用不同的脱附剂,进一步解析其生物吸附的Pb2+。实验结果表明, 酸度是影响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吸附Pb2+的关键因素,当初始pH为5时,好氧颗粒污泥对含铅废水生物吸附效果最好。对低浓度(0~20 mg/L)含铅废水, 10 min后可快速达到吸附平衡。好氧颗粒污泥对Pb2+的实测饱和吸附量为101.97±9.00 mg/g,符合朗缪尔(Langmuir)模型。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吸附Pb2+的过程,伴随着pH值的升高和K+、 Ca2+、 Mg2+的释放,此现象揭示离子交换作用是好氧颗粒污泥生物吸附Pb2+的机理之一。此外,脱附剂HNO3、EDTA和CaCl2能实现Pb2+的回收和好氧颗粒污泥的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965.
接种0~4℃贮存2个月亚硝酸盐反硝化颗粒污泥,以甲醇为电子供体、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在USB(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内进行二次启动。结果显示,在逐步提高进水负荷下,约46 d完成了反应器二次启动,污泥床负荷达到3.43 g N/(L·d),NO2-N去除率为99%;在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NO2-N浓度为50 mg/L、负荷从1.7 g N/(L·d)逐步提高至5.1 g N/(L·d)时,NO2-N去除率均大于98%;当表观流速为2.68 m/h、进水负荷逐步提高至8.0 g N/(L·d)时,脱氮率下降至63%,过程中污泥床最大去除速率约为5.7 g N/(L·d)。研究认为,亚硝酸盐颗粒污泥床具有稳定和去除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66.
付海明  李阳 《环境工程学报》2009,3(9):1625-1629
为计算颗粒层非稳态过滤效率,通过改进经典过滤理论模型,考虑颗粒在过滤介质中的沉积,理论推导得出非稳态过滤效率的计算公式,而经典颗粒层过滤效率计算公式仅为此计算公式的特例。因为理论计算公式是隐函数,不便于工程实际应用,所以,在常温条件下,对非稳态过滤时的过滤时间、过滤风速、过滤层厚度、粉尘浓度和颗粒层滤料均粒径等五个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研究。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得出各影响因素与过滤效率呈显性关系的效率关联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67.
采用吹扫捕集石英毛细管柱DB-624分离、GC/MS测定废水中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丁酯。水样吹扫时,通过加硫酸钠盐大幅度降低检出限,最低检出浓度达到0.001 mg/L,加标回收率在83.3%-109%之间,变异系数在3.8%-6.9%之间。  相似文献   
968.
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具有MLSS浓度高、沉降速度快、占地面积小等独特优点。因此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好氧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及微生物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好氧颗粒污泥在实际废水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69.
介绍并分析影响单司机值乘驾驶安全可靠性的因素,强调单司机值乘人-机-环境系统安全性中人行为的重要性,提出利用MAS模型对单司机值乘的安全可靠性进行分析。介绍该模型的标定过程,给出其驾驶行为的安全可靠度和Agent模型结合在一起来确定司机决策行为的过程和方法。为提高我国单司机值乘驾驶安全性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70.
采用无需衍生化的同相萃取为前处理手段,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LCMSMS)为检测手段,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下,对澳大利亚畜牧业污水中常见的大环内酯和拟除虫菊酯两类共7种驱虫剂物质的残留,建立了一次进样下的有效快速分析方法.经一系列优化试验,确定了以50%丙酮+50%乙腈为洗提剂、每次4 mL共8 mL的洗提方法.结果表明,该固相萃取技术(SPE)的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较好,各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95.50%~108.00%,相对标准差范围为0.73%-8.82%.以含10mmoL/L醋酸铵、0.1%甲酸的超纯水和甲醇混合溶液为流动相,以准分子离子峰[M+NH_4]~+、[M+H]~+作为母离子的定量离子对,所建立的1~500 ng/mL范围内的8点校正曲线中.各物质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998 0,定量限范围为0.03-2.47 ng/mL.实际样品测定时.不同处理流程中各化合物的残留浓度有较好地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