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2篇
  免费   2198篇
  国内免费   5970篇
安全科学   2892篇
废物处理   261篇
环保管理   1064篇
综合类   13384篇
基础理论   1981篇
污染及防治   1183篇
评价与监测   1058篇
社会与环境   553篇
灾害及防治   604篇
  2024年   445篇
  2023年   1421篇
  2022年   1406篇
  2021年   1450篇
  2020年   1189篇
  2019年   1188篇
  2018年   722篇
  2017年   708篇
  2016年   807篇
  2015年   986篇
  2014年   1418篇
  2013年   964篇
  2012年   1162篇
  2011年   1195篇
  2010年   898篇
  2009年   989篇
  2008年   923篇
  2007年   871篇
  2006年   739篇
  2005年   606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438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51.
测定电镀废水中铬(Ⅵ)的新光度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硝酸介质中,二甲基黄先显色而后在加热条件下褪色,铬( )能显著阻抑此褪色反应,且阻抑程度与铬( )含量相关,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铬( )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是1.55×10-10g/ml,线性范围0.1~1.2μg/10ml,用于电镀废水中铬( )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2.
因子分析法解析北京市大气颗粒物PM10的来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2004年10月份在北京市6个采样点采集了大气PM10样品,分析了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元素组成、离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浓度,并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颗粒物的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有6类: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土壤风沙尘、二次粒子尘、工业粉尘、生物质燃烧尘和燃油尘。用模型计算得到的各源对PM10的贡献率分别为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占36.57%、土壤风沙尘占16.07%、二次粒子尘占12.33%、工业粉尘占10.29%、生物质燃烧尘占6.07%、燃油尘占3.84%、其它占14.84%。其中建筑水泥/机动车尾气尘/燃煤尘、土壤风沙尘、二次粒子尘、工业粉尘是大气颗粒物PM10的主要来源。实验表明,在缺少源成分谱时可以用因子分析模型来分析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其相对贡献。  相似文献   
153.
二次布点是在已有监测数据基础上增加监测点进行监测,决策者常常需要通过结合二次布点和原有监测数据,使插值估算的浓度超标区域最大化或最小化。较详细地介绍了SADA软件最大(小)化超标区域布点法,结合沈阳市区PM10超标区域研究为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显著效果并与随即布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4.
环境水样中痕量砷(Ⅲ)的荧光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酸性介质中As(Ⅲ)能催化碘酸钾氧化丁基罗丹明B使其荧光猝灭,建立了测定痕量As(Ⅲ)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As(Ⅲ)的线性范围为16~320ng/ml,方法的检出限为5·7ng/ml。平行测定浓度为80ng/ml和160ng/ml的As(Ⅲ)标准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和0·92%。并考察了二十多种物质的干扰情况。该方法已用于自来水、地表水、地下水等环境水样中痕量As(Ⅲ)分析。  相似文献   
155.
通过对淮阴市城区内大气污染源调查及不同高度主要大气污染指标的监测研究,分析了淮阴市城区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的基本趋势。结果表明,市区大气污染与污染源分布及源强呈一定相关性,近地面的大气环境质量劣于高空的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物的垂直分布受大气稳定度影响。  相似文献   
156.
兰州地区大气溶血菌的污染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兰州地区采集761份样品中、分离出297株溶血菌,分为9个属。其菌数分布,以省建职工医院,街心花园和兰医二院较高,甘肃农业学林较低;春,冬较高,夏,秋较低;一年内3,4和元月分较高,7,8月份较低,一日内20时,8时和10时较高,凌晨4时,2时和深夜6时及下年16时较低,不同高度溶血菌的变化,以24m处为最高,12m处为最低。  相似文献   
157.
通过对仪征化纤厂热电厂现有污染源二氧化硫排放情况、周围地区二氧化硫分布规律、变化规律的调查及浓度的监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该厂二氧化硫对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价。结果表明,周围地区的二氧化硫浓度分布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8.
为修复灌区内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降低六氯环己烷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对内蒙古某灌域表层土壤进行采样,利用气相色谱测定50个土壤样品中六氯环己烷及其异构体的含量,并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确定表层土壤中六氯环己烷的分布状况。样本中六氯环己烷的检出率为96%,各样本中六氯环己烷的浓度范围为未检出~23.0 ng/g,平均浓度为4.4 ng/g。4种异构体含量平均值顺序为γ-六氯环己烷>δ-六氯环己烷>β-六氯环己烷>α-六氯环己烷。灌域东北部和西南部残留浓度较高,并由这2个方向向中部地区逐渐递减,表层土壤中的六氯环己烷分布受土壤黏粒量、不同种植种类和灌溉水源的影响较大。虽受人类耕作的影响,但表层土壤中的六氯环己烷污染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9.
于2018年4—9月对泰州市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开展现场观测,结合观测数据分析该市大气中VOCs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泰州市环境空气中VOCs平均摩尔比为45.1 nmol/mol,其中含氧挥发性有机物占比为57.8%;受周边排放源和地理位置影响,下风向点位的VOCs测定值高于其他点位;VOCs月均最高值出现在6月,与臭氧月均最高值出现时间一致,7—9月气团出现老化,导致臭氧生成能力减弱;观测期间VOCs中甲苯/苯(T/B)比值范围为0.201 9~5.130 3,且大部分T/B比值2,说明溶剂、油气和液化石油气挥发等排放源对泰州市环境空气中VOCs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0.
于2015年10月对上海市嘉定区4家(A、B、C、D)汽车制造企业涂装废气ρ(VOCs)和组成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A、B、C、D厂涂装废气排放口ρ(VOCs)总为0. 743~6. 11 mg/m~3,主要检出物和最高检出值分别为:A厂二甲苯2. 06 mg/m~3、B厂二甲苯0. 578 mg/m~3、C厂甲苯2. 59 mg/m~3、D厂庚烷0. 274 mg/m~3;芳香烃类是A、B、C厂排放比例最高的VOCs组分,烷烃类是D厂排放比例最高的VOCs组分。指出,原、辅料种类影响排放物的主要成分,废气处理工艺类型影响排放物主要成分和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