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3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88篇
安全科学   411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586篇
综合类   1781篇
基础理论   251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157篇
社会与环境   358篇
灾害及防治   21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理念为指导,针对黄阁地区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和资源低效率利用现状,从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设计生态链,变工业废物为可再生资源的角度,提出黄阁地区可持续发展方案及管理建议,以期实现黄阁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及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2.
本文分析了近几十年沙德格地区环境氟污染状况,研究了氟污染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和草原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减轻氟污染的对策措施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13.
南京市的城市环境与地质灾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质环境是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本文论述了南京市的地质环境特点,提出了关于人类社会面临的两类环境问题的概念,即污染和生态破坏及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剖析了南京市的几个值得注意的主要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这对深化环境问题的认识,促进南京经济建设的发展,推动南京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和地质灾害的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4.
该研究尚探讨沙尘暴期间 3种粒径范围微粒 PAHs浓度以了解沙尘粒子行为特性 ,其中 ,>PM1 0 粒子所含总PAHs浓度 ( PAHs)最高 ;若探讨 PAHs分子量 ( MW) ,MW<2 2 8与 MW >2 2 8之日夜比值 ( ADS/ Non- ADS) ,MW <2 2 8化合物 PM2 .5增加浓度比值最大 ,MW >2 2 8化合物则是 >PM1 0 粒子增幅较大 ,前者可能是沙尘暴期间夜间扩散不良导致PM2 .5中 PAHs浓度增高 ;后者则是白天有利于 >PM1 0 沙尘传输所造成。 PM2 .5- 1 0 粒子 PAHs( MW<2 2 8与 MW>2 2 8)物质比值趋近于 1( ADS PAHs浓度近似于 Non- ADS)可能是受 PAHs气 /固相平衡影响所致。而本研究籍由粒子中 PAHs分布( PAHs、MW)明显有助于解析沙尘粒子特性。  相似文献   
115.
116.
以闽西水泥行业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闽西水泥工业的发展状况,特点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水泥工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7.
王子彦  丁堃 《环境保护》2002,(12):24-25,31
本文结合污染企业进入经济落后地区的实例,分析了在中国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国内外污染企业进入的可能性,在充分进行论证并分析了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8.
本通过对广州市芳村南部地区空气颗粒物中13种多环芳烃的含量测定,分析了该地区环境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9.
我国南方地区自然资源现状及其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很好地开发、利用、保护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地区,如何评价和认识这一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生产潜力状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比较普遍的认识是,这个地区水热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但是我们认为这一认识不够全面,应该更具体地加以探讨和分析。 就我们的理解,所谓“资源”,并非是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是一个渗透有经济学因素的概念,因为一般词典中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或者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因此在评价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时,就不应只单纯考虑其自然条件和自然  相似文献   
120.
林穗 《环境》2005,(1):100-101
“真希望没有一个叫《可可西里》影片的存在,因为某种意义上的提醒更是某种程度上曾经的失去。当她不需要提醒人们去珍惜时,也意味着她的圣洁没有遭到破坏,藏羚羊的生命没有陷入危机……”当我看到死神如时间的流沙一样,从刘栋的脚部上升,最终淹没了乱草般的头发,长镜头捕抓住了他眼神中的挣扎、放弃、绝望……一次人的绝境与动物绝境的对话,深深地撞击着我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