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0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由浙江天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烟气氨法脱硫装置,在广东南海发电厂20万千瓦机组(670t锅炉)工业化试验获得成功,脱硫效率达97%以上。试验表明,大型锅炉采用氨法脱硫的效果十分明显,也证明烟气不用降温,直接进入脱硫塔,同样可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该技术占地省,脱硫效率高,投资省(220元/kW左右),用电量少,670t锅炉脱硫用电量每小时小于150kW,脱硫产物实现资源化。  相似文献   
132.
春季南海溶存N_2O的分布特征和海气交换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28日至5月11日在南海北部进行了调查,测定了南海不同深度海水中溶解N2O的浓度.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的N2O浓度范围在5.17~14.9 nmol/L,饱和度范围为90.4%~236.3%,除个别站位外,表层水体中N2O均处于过饱和状态,是大气中N2O的净源.在研究海域陆架-陆坡站位和海盆区站位N2O的垂直分布有一共同特点:透光层海水中N2O垂直混合较为均匀.利用Liss和Merlivat公式(LM86)以及Wanninkhof公式(W92)分别计算了南海N2O海-气交换通量,结果为-0.57~32.93 μmol/m2·d和-1.1~53.51 μmol/m2*d,此外,我们还估算了南海对大气N2O的贡献为0.15~0.24 Tg/a,要远高于开阔大洋.  相似文献   
133.
搭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海东北部共享航次(NORC2017-05),于2017年6月9日-8月11日在南海东北部采集气溶胶样品,使用淋溶装置得到气溶胶中微量元素(Al、Fe、Ti、Cr、V、Ba、Mn、Co、Ni、Pb、Cu、Zn)的溶解态浓度和溶解动力学曲线,混酸消解后用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得其总浓度,并计算溶解度和干沉降通量.结果表明,夏季南海北部气溶胶中微量元素溶解态浓度、总浓度和干沉降通量均小于大多数陆架边缘海.微量元素溶解度相对较大,原因主要是气溶胶颗粒经过长距离输运后粒径较小,且经历的大气酸过程和云过程对元素溶解度影响显著.气溶胶中微量元素在Milli-Q水中25 min左右达到溶解平衡,后续以pH=2的HCl淋溶.酸淋溶过程中大部分微量金属的溶解度略有增加,约占水溶出量的30%~50%,而Pb在酸溶液中显著溶出,酸溶出量可达水溶出量的140%,表现出潜在的环境效应.夏季大气气溶胶输送的Fe占南海东北部混合层溶解态Fe的0.13%~6.00%,对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具有一定的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134.
珠江及南海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及来源   总被引:32,自引:13,他引:32  
珠江三角洲河流、河口及南海北部近海区域多环芳烃(PAHs)分析表明,PAHs总量分布范围在255.9~16670.3ng/g,整体污染水平处于中偏低下水平.分布特征为珠三角河流>伶仃洋>南海;珠江广州段是高污染区;沿南海近海海域4条剖面,随离岸距离增加,浓度下降.西江、伶仃洋及珠江部分站点石油污染比重大,南海近海则受燃烧来源比重大.PAHs来源诊断指标表明,珠江三角河流及伶仃洋更多受石化燃料燃烧的影响,南海近海区则主要受木柴、煤燃烧的影响.与1997年样品的对比表明,多环芳烃污染程度无明显下降,但区域内PAHs来源从以煤燃烧为主转变为以油燃烧为主,这种近期能源结构的转变在沉积速率较快的珠三角河流及伶仃洋表层沉积物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35.
通过分析2000至2014年菲律宾马尼拉(Manila)和洛斯巴诺斯(Los Banos)大气湿沉降资料,初步探讨近15年湿沉降中无机氮含量特征以及对南海东部海域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湿沉降中NO-3-N和NH+4-N的浓度均为旱季高雨季低;NO-3-N浓度在近15年虽有波动,但并无明显变化趋势;而洛斯巴诺斯区域的NH+4-N浓度自2009后稍有波动上升。NO-3-N和NH+4-N的沉降通量与浓度相反,表现为雨季高而旱季低,年际上总体表现为NH+4-N的沉降通量大于NO-3-N,马尼拉无机氮的沉降通量大于洛斯巴诺斯,并且在2003年之后,马尼拉和洛斯巴诺斯NH+4-N的沉降通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菲律宾经济的快速增长及人类活动是主导其上升的主要因素。马尼拉和洛斯巴诺斯湿沉降中NO-3-N/NH+4-N值分别为0.33和0.41,该比值和无机氮浓度与南海东部各海区表层海水的值有明显的差别,因此降水可能改变该海域表层水体无机氮的组成结构,进而影响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及其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36.
东亚地区夏季旱涝分布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东亚地区529个代表站地面历史月降水资料和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的历史序列资料,对近55年(1951—2005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分析,并依据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确定了旱涝灾害等级标准,应用合成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偏晚和正常3种典型时态与东亚地区夏季旱涝分布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在南海夏季风偏早爆发年份,中国长江流域、东北北部、华北局部以及韩国南部、日本南部、蒙古国东部易发生旱灾;中国的华南东部、淮河流域、环渤海北部及中朝边界、韩国北部易发生涝灾;(2)在南海夏季风偏晚爆发年份,中国江南地区、东南沿海、海南岛、东北局部以及日本的东部易发生旱灾;中国华南西部、淮河流域、华北大部、东北东部以及韩国南部、日本南部易发生涝灾;(3)在南海夏季风正常爆发年份,中国的华南南部、江淮地区、中朝边界、中蒙边界以及韩国局部、日本南部易发生旱灾;中国江南西部以及日本大部易发生涝灾。  相似文献   
137.
面对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已经将希望的目光投向了海洋经济领域,并为此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具体确定11大海洋经济区,作为国家推进海洋经济开发的主要区域对象.其中,东起诏安湾,西至湛江市滘尾角的南海北部经济区,在全国海洋区域经济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有望成长为全国性的海洋经济强势区域,所以应当进行创建策论:大力培育市场功能,优化区域投融资环境;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生态保护措施,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注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海原则.只有这样,南海北部海洋经济区才能抓住机遇,做大做强珠江三角洲的海洋经济,并且在全国海洋经济协调发展进程中力拔头筹.  相似文献   
138.
南海海洋大气环境下,电器设备腐蚀问题形势非常严峻,严重影响生产任务和财产安全,非常有必要对电器设备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开展了电器设备服役微环境腐蚀严酷度量化表征方法研究以及南海海洋环境下电器设备腐蚀环境净化技术研究,采用适当的腐蚀环境净化技术为关键电器设备内部提供洁净的空气,从而实现对电器设备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39.
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作为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一种新型污染物,具有颗粒小、难去除和分布广等特性,并且易携带有毒有害物质,易被生物吸收,因此海洋微塑料成为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研究近岸珊瑚礁海域水体中微塑料的污染分布特征有助于了解陆源污染对近岸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珊瑚礁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为探究中国南海近岸珊瑚礁海域(文昌和徐闻海域)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本研究采用拖网法(0.33 mm)在该海域设置10个站位并收集表层水体中的微塑料样品,经过微塑料鉴定及数据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南海近岸珊瑚礁海域表层水体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1.186±1.370) n·m-3,高于外海珊瑚礁海域;与国内外其他近岸海域相比,其丰度处于中等水平.(2)粒径0.1—3.0 mm范围内的微塑料数量检出最多,占总数的82.1%;文昌珊瑚礁海域微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主要颜色为白色,形状以纤维为主;徐闻珊瑚礁海域主要成分为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主要颜色为白色和透明,形状分布相对均匀,以片状和泡沫状为主.(3)南海近岸珊瑚礁海域表层水...  相似文献   
140.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及天然气资源,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之一。中国海油致力于追求人、企业、社会与自然的和谐进步,全方位建设高水准的质量健康安全环保(QHSE)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