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36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博斯腾湖夏季水下光场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1年8月,在新疆博斯腾湖17个站点进行水样采集,同步对11个站点进行水下光场原位测定.结果发现,博斯腾湖夏季总颗粒物吸收系数光谱表现出明显的浮游植物吸收特征,而浮游植物光谱曲线有明显的硅藻吸收光谱特征.在光合有效辐射波段,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吸收系数与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对总吸收的贡献相当,而非色素颗粒物对总吸收的贡献最低.水下光谱衰减系数的最小值出现在580nm左右的绿光波段,PAR漫射衰减系数平均值为0.53m-1,平均真光层深度约为9.69m,大于湖水平均深度.在博斯腾湖虽然纯水和CDOM在总吸收中占有很重要的部分,但主导漫射衰减的因子仍为颗粒物.通过本文研究,以期能为干旱地区湖泊环境保护和水质遥感监测提供数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大规模的水土开发、城镇以及工业的飞速发展,造成博斯腾湖水体质量急剧恶化,生态环境失衡,例如生物种类日益减少,鱼类产量不断下降,湖水加速咸化。近年,博斯腾湖的盐污染情况日益严重,矿化度升高,硫酸盐、总硬度以及氯化物严重超标,同时,其有机污染情况也非常严重,加上全湖处于中营养状态,很多水域都出现了富营养化现象。本文主要就新疆博斯腾湖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湖泊沉积物中的色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博斯腾湖沉积物柱样中叶绿素、胡萝卜素、颤藻黄素和蓝藻黄素等几种色素进行了提取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计算了沉积物中几种色素的含量。沉积物中色素指标的分析 ,可以帮助揭示博斯腾湖的环境、历史气候变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林楚翘  易雨君  刘铁 《环境工程》2020,38(10):21-25
为探究博斯腾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状况,基于2000—2018年博斯腾湖大小湖的水质、水量、生物数据,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了该流域的水系现状,分析了博斯腾湖大小湖与开都河的水量状况,并初步提出了水系的优化调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8年开都河径流量、博斯腾湖大小湖水位总体上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2014年后,博斯腾湖流域的水量开始盈余;博斯腾湖流域水系生态需水保障程度整体较差,呈现先恶化后逐渐恢复的趋势。针对博斯腾湖水系连通现状,提出了增加路径、原位加强、节点调控3种博斯腾湖水系网络的基本调控方式,通过水量调控可以满足博斯腾湖大小湖生态需水,增加孔雀河生态输水。3种调控方式的有机结合可为改善博斯腾湖水质,满足孔雀河下游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供更好保障。  相似文献   
15.
余琳 《干旱环境监测》1992,6(2):119-121
本次调查发现博斯腾湖有浮游植物7门,78属,131种.优势种为骈胞藻,全湖广布种为角甲藻.年平均藻量为364万个/升,年数量变动曲线是以秋季为一个高峰的单峰型曲线.以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数量、生物量作为浮游植物群落生态学变化的主要指标.综合各项因素并通过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对博斯腾湖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该湖为中营养型湖泊.  相似文献   
16.
近40a来博斯腾湖水资源遥感动态监测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湖泊水资源变化记录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区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及时、准确地获取湖泊的水资源变化信息,对认识区域乃至全球环境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文章通过多源遥感数据,宏观、动态地监测了近40 a来博斯腾湖的面积、水位和库容等水文信息,分析了时间动态变化过程与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博斯腾湖水资源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变化过程呈现波动性,依次可将整个变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1972—1990年,博斯腾湖处于萎缩阶段。这一阶段湖泊面积持续萎缩,水位持续下降,水量持续减少,1990年最低水位1 045.32 m,湖泊面积为908.12 km2。21990—2002年,博斯腾湖处于显著扩张阶段。这一阶段湖泊经历了水位上升、面积增大和水量增多,其中2000年达到了峰值,此时湖泊最大面积为1 210.68 km2,湖泊最高水位为1 048.5 m,湖泊蓄水量约为90×108m3。32002—2010年,博斯腾湖处于持续萎缩阶段。博斯腾湖的水位、水量和面积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2009年湖泊水位较2002年约下降了3.3 m,水资源总量减少了约38.56%。这一变化特征是一定时期内区域水资源补给平衡的结果,其变化原因既有气候波动的因素,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是在短期内,博斯腾湖水资源主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植被改善博斯腾湖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然而受人类活动的严重干扰,已变成微咸湖,且受到一定的有机污染,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强对博斯腾湖的保护和综合利用,已迫在眉睫,针对博斯腾湖的现状,笔者认为必须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利用植被,才能确保湖区资源的持续利用。可考虑采用下列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在湖周围发展荒漠植被,乔,灌,草相结合,可选择胡杨,柽柳,沙刺,梭梭,沙棘等种类;(3)保护芦苇植被,大力发展其他水生植物,研究表明,水面上有水生植物生长时,其蒸发蒸腾量低于自由水面的蒸发理,而且降低了水体的矿化度并净化了水体,并且可为养殖业提供大量优质饲料,利用植被改善博斯腾湖的生态环境,投资少,效益明显而持久。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结构和功能指标建立了由物理化学指标体系、生态指标体系2个二级指标体系组成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将多级灰关联理论引入系统综合评价之中,采用多级灰关联评价方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方法相结合,对博斯腾湖自2001年以来水生态健康变化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评价结果显示,自2001年以来博斯腾湖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总体情况为中等,自2007年以来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呈一定的下降趋势,并找出了导致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新疆环境保护》2012,34(1):2-F0002
温总理2007年6月10日的批示要求:“对我国几大湖泊的生态安全问题,要逐一进行评价,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2008—2010年,环保部、水利部、发改委启动“全国重点湖泊水库生态安全调查评估专项”,建立了我国湖泊生态安全调查和评估技术方法,以及我国湖泊生态安全保障方案编制的技术指南;博斯腾湖作为西北干旱地区代表性湖泊,被列入全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8个试点湖泊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从溶解氧含量变化分析博斯腾湖水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博斯腾湖2002 - 2006年水质溶解氧含量变化的分析研究,得出博斯腾湖水位下降,水质溶解氧含量呈下降趋势,博斯腾湖的部分区域有富营养化的趋势的结论.并提出合理调配用水量、在湖周边保持适量的湿地、利用外力加速水质的循环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