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3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安全科学   144篇
废物处理   92篇
环保管理   193篇
综合类   1277篇
基础理论   106篇
污染及防治   327篇
评价与监测   92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TiO2光催化-微滤膜分离深度净化亚甲基蓝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永  孔峰  程洁红  陈娴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0):3585-3590
采用悬浮式TiO2光催化膜反应器深度净化纺织工业园区含亚甲基蓝印染废水经生物处理二级出水,利用中空纤维微滤膜进行催化剂截留分离,研究催化剂投加量、运行时间、溶解氧、搅拌方式对出水水质及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催化会消耗体系溶解氧,鼓风曝气搅拌可同时为系统供氧,优于机械搅拌;该耦合体系的催化剂最佳投加量为1 g/L,经光催化氧化-膜组合工艺处理后水质优于GB 4287-1992《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I级标准,符合建设部颁布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 48-1999)。  相似文献   
862.
在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处理过程中,针对处理目标受多个因素影响的实际,为了解决工艺之间的耦合问题,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并把主要参数作为优化对象,把含油污泥的脱水率作为评价目标,通过采用GA-BP算法对含油污泥耦合工艺正交实验参数进行了线性与非线性分析.在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的基础上,用优化后的权值和阈值对测试样本和训练样本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预测误差都有明显减小,分别由0.34211减少到0.031549和0.15476减少到0.040682,可见耦合参数趋向于非线性优化.  相似文献   
863.
王学华  黄勇  王浩 《环境工程学报》2014,8(4):1521-1525
根据印染废水的特点和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实例,从适用性、与其他工艺的衔接、工程造价、运行费用及水解效果等方面对UASB水解酸化反应器和填料式水解酸化反应器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UASB水解酸化反应器在适用性和工程造价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缺陷;但是UASB水解酸化反应器对印染废水中COD、SS和色度去除率能够分别达到50%、73%和75%,明显高于填料式水解酸化反应器;且UASB水解酸化反应器每降解1 kg COD所需电量为(0.23±0.05)kW·h,优于填料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相似文献   
864.
以长三角某典型河流型水源地源水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传统工艺及基于凹凸棒土处理单元的6种强化工艺,对各工艺及其处理单元应用于典型氯化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乙酸)及其前体物控制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预O3+凹土强化混凝+O3-GAC强化的工艺对上述2种消毒副产物及其前体物的控制效果最佳;在传统工艺中单纯增加O3处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KMnO4控制消毒副产物的效果一般,但KMnO4处理可强化后续单元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各工艺处理出水中三卤甲烷和卤乙酸单项指标均能达标,但传统工艺和经凹土强化混凝+GAC强化的工艺出水三卤甲烷4种化合物的实测浓度与其各自限值的比值之和均大于1.0,不能满足水质要求,必须进行强化处理。凹土强化混凝单元在6种强化工艺条件下对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和卤乙酸生成潜能(HAAFP)的去除率较传统混凝单元平均提高15.99%和4.92%;各强化工艺对THMFP和HAAFP的去除率较传统工艺均提高20%以上(除凹土强化混凝+GAC强化的工艺外),消毒副产物产生量降低40%以上,工艺成本降低20%以上。  相似文献   
865.
电解-CPAM联用对印染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铜-石墨为电极,考察了电解电压、反应时间、极板间距和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等因素对印染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板间距为3 cm,电压为15 V,反应时间为40 min时,印染污泥的絮体破解效果最佳。该条件下,添加6.67 mg/g(以污泥干基计,DS)CPAM后,印染污泥的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与粘度分别下降了59.30%、41.62%和68.14%,滤饼含水率由89.30%下降至82.08%。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经过最佳条件处理后,污泥絮体被破坏,减弱了对内部结合水的保持力,使污泥脱水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66.
对某印染厂的生化出水采用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法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了FeSO4、Co(NO3)2、石墨、氧化石墨烯负载Co3O4、活性炭的催化作用,考察了过硫酸钾(KPS)用量、催化剂用量、pH、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生化出水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热能够显著改善KPS单独氧化体系对生化出水的氧化处理效果;对于KPS/Co(NO3)2组合氧化体系和KPS/人造石墨组合氧化体系,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COD去除率升幅不是很大。(2)总体上,各氧化体系对生化出水的COD去除率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但30min后升幅不明显。(3)Co(NO3)2和人造石墨是KPS分解产生·SO-4的有效催化剂。室温下,在KPS、催化剂最佳用量下,反应30min后,KPS/Co(NO3)2组合氧化体系及KPS/人造石墨组合氧化体系均对生化出水有良好的脱色效果和有机物氧化作用,COD去除率分别达52.30%和62.02%,与KPS单独氧化体系(COD去除率14.75%)相比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67.
采用嗜酸性硫杆菌生物淋滤联合Fenton氧化法对印染污泥脱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淋滤过程中pH下降速率随着硫粉添加量增加而变快,经生物淋滤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对生物淋滤后的污泥进行了Fenton氧化处理,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h,H2O2和Fe2+添加量分别为6g/L和0.5g/L。在该条件下,污泥上清液中总有机碳(TOC)由20.8mg/L增加到356.6mg/L;污泥比阻(SRF)和滤饼含水率分别由5.98×10^11s2/g和88.75%减少至1.26×10^11 S2/g和82.85%。生物淋滤-Fenton氧化法在污泥破解程度和脱水性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独Fenton氧化法。  相似文献   
868.
采用嗜酸性硫杆菌生物淋滤联合Fenton氧化法对印染污泥脱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淋滤过程中pH下降速率随着硫粉添加量增加而变快,经生物淋滤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对生物淋滤后的污泥进行了Fenton氧化处理,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 h,H2O2和Fe2+添加量分别为6 g/L和0.5 g/L。在该条件下,污泥上清液中总有机碳(TOC)由20.8 mg/L增加到356.6 mg/L;污泥比阻(SRF)和滤饼含水率分别由5.98×1011s2/g和88.75%减少至1.26×1011s2/g和82.85%。生物淋滤-Fenton氧化法在污泥破解程度和脱水性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独Fenton氧化法。  相似文献   
869.
为了探讨矿化垃圾再利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可行性,研究了矿化垃圾生化反应床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势菌群的镜检和提取、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运行参数如下为水力停留时间12~24 h,水力负荷100~140 L/(m3·d),COD污染负荷240~360 g/(m3·d),布水周期为24 h条件下的进水历时为6 h;适宜的工艺运行参数条件下,矿化垃圾生化反应床对模拟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97%以上,总磷去除率95%以上,氨氮的去除率在98%以上;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矿化垃圾生化反应床内的微生物群落以球菌为主,该菌体对模拟印染废水具有良好的专性降解作用。研究结果将对矿化垃圾的再利用和印染废水的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70.
<正>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和通用机械的大力发展,市场对再生铝硅系合金产品的刚需日益增长,因此催生了一大批以进口切片废铝和国内废铝为原料的再生铝硅系合金铸造企业,其产量参差不齐,从年产几千吨到几十万吨,然而,不同规模的企业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废料的前处理、废铝灰和废旧进口原料中垃圾的终端处理问题,这已经成为了整个再生铝硅系合金产业链急需解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