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2278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240篇
综合类   1394篇
基础理论   107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14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李品  卫妍妍  冯兆忠 《环境科学》2020,41(10):4495-4503
大气复合污染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城市病之一.城市森林建设的植物选择除了达到景观要求和色彩效果外,根据各城市需求选择对污染物综合抗性阈值大的树种,成为当今环境污染背景下维持城市森林生态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综合分析我国常见城市森林537种植物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氢、氯气、臭氧和颗粒物这6种大气污染物的吸附吸收能力,并对植物进行抗性赋值和综合因子分析,得出对大气复合污染综合抗性能力较强的树种主要为桑树、侧柏和臭椿等;对大气复合污染综合抗性中等的树种主要为毛白杨、五角枫、圆柏、山桃、垂柳、泡桐和油松等;对大气复合污染综合抗性相对较弱的树种主要为刺槐、加杨、银杏、核桃、悬铃木、栾树、紫薇和连翘等.根据中国南北方各城市气候背景、经济结构和空气污染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对当地主要空气污染物吸收量较大的植物种类,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群落对复合空气污染物的最大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郑州市不同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及潜在危害,通过Summa罐和气袋采集样品,之后采用GC-MS/FID对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包装印刷企业排放VOCs组分主要为含氧VOCs(OVOCs),包括乙酸乙酯和异丙醇,占比93.1%以上;汽车制造、家具制造和涂料生产企业VOCs组分主要为芳香烃,占比为33.5%~90.0%,以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乙苯为主;食品加工企业VOCs中卤代烃占比较高,为52.3%;橡胶企业VOCs主要为卤代烃和烷烃,占比分别为25.5%和28.8%;石墨碳素企业VOCs主要为芳香烃和OVOCs,占比分别为28.5%和24.1%.对比以往研究发现,郑州市与其他城市溶剂使用企业VOCs排放特征较为类似,但由于生产工艺及原辅料使用不同,相同行业企业中不同环节VOCs组分存在差异.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各企业排放的VOCs组分对臭氧生成潜势(OFP)和危害指数(HI)贡献具有一定正关联性,尤其苯、甲苯、乙苯及二甲苯等C_6~C_8芳香烃对OFP和HI贡献较大.汽车制造企业3号和家具企业5号HI值分别为1.18和2.74,均高于EPA规定限值,主要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溶剂型原辅料有关,且排放的主要以芳香烃为主,尤其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三甲基苯等C_6~C_9苯系物对HI和OFP的贡献较高,今后需重点管控溶剂型企业VOCs的排放.  相似文献   
993.
人体长期保持运动能提高免疫力,在雾霾环境下坚持室内运动能有效预防疾病,增强身体机能,促进健康,避免雾霾对身体带来的危害。分析室内运动抵抗雾霾危害健康的有效性,以反应人体健康功能的心肺机能摄氧量水平、心率以及氧脉搏水平等指标为约束条件,采用内源控制和外源统计性分析相结合方法进行雾霾环境下室内运动的机能改善性分析,实现对人体免疫能力改善的定量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给出相应的室内运动建议,有效抵抗雾霾对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994.
对某地块土壤样品进行采集、测试,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铜、铅、锌、镉、汞、砷的浓度分别为21.7 mg/kg、27.8 mg/kg、66.9 mg/kg、0.125 mg/kg、0.070 mg/kg、17.7 mg/kg,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表1二级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计算结果显示监测地块土壤未受到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污染等级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监测的6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均小于4,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计算结果小于150,表明有一定的轻微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995.
以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研究现状为基础,从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化为切入点进行分析。通过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检索相关标准,从标准等级、标准化对象和资源循环利用途径3个方面展开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化研究,具体分析我国资源循环利用标准的发布实施总体进展情况。总结了我国在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96.
以出厂时间为1~2个月的客车为评价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内空气品质进行评价。选择甲醛、苯、甲苯和TVOC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客车内空气品质污染等级,再根据车内污染物的浓度数据,运用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求出各样车与污染等级的关联矩阵。结果表明:所评价的5辆客车中有4辆空气品质为重污染,1辆为轻污染,且样车4在正常使用6个月后污染级别有了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997.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工程分析法对某石油化工企业橡胶生产装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确定了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聚丙烯装置造粒系统改造后的职业病危害状况,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防护点。方法:对改造后的造粒系统进行职业卫生现状调查,确定了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采用定点及个体的采样方式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结果:工作场所的噪声、个体粉尘、电离辐射及高温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定点粉尘检测结果为26.05~29.33mg/m3,超出国家限值要求。结论:确定了噪声、粉尘为该系统改造后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加强治理以降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维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浙江省嘉兴市冬季PM、污染气体和含碳气溶胶在不同空气质量等级下的分布特征,于2013年11月28日—12月28日使用SHARP测尘仪、热电EMS系统和Sunset在线OCEC分析仪观测了PM(PM10和PM2.5)、污染气体(SO2、NO2、CO和O3)和含碳气溶胶〔OC(有机碳)、EC(元素碳)和TC(总碳)〕的质量浓度,结合气象数据和HYSPLIT模式,分析了霾污染过程中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日变化及其来源特征.结果表明:嘉兴市冬季霾天ρ(PM2.5)、ρ(PM10)、ρ(SO2)、ρ(NO2)、ρ(O3)、ρ(OC)、ρ(EC)、ρ(POC)和ρ(SOC)分别为167.90、248.86、77.79、、97.16、28.50、27.09、7.72、7.50和19.59 μg/m3,ρ(CO)为1.47 mg/m3,分别是空气质量为良时的3.00、2.50、1.29、1.84、0.86、2.59、2.19、2.13、2.82和1.50倍.降雨对不同大气污染物的清除作用不同,对粗粒子的清除作用较大,而对二次产物O3的影响较小.高ρ(PM)是造成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随着污染程度的加剧,PM中细粒子占比越来越高,在严重污染过程中ρ(PM2.5)/ρ(PM10)可达70.31%,比空气质量为良时高14.04%;不同污染气体的日变化不同,OC和EC的来源逐渐趋于一致,ρ(SOC)呈现出积累-爆发-积累-爆发的往复过程,边界层的日变化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逐渐减弱.研究显示,随着霾污染的加剧,SOC气溶胶占比逐渐增加、EC和POC等一次碳气溶胶占比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00.
东莞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莞市8座水库共计60个底泥剖面中的Cd、Hg、Zn、Cu、Ni、As、Pb、Cr 8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法对底泥重金属污染情况与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底泥重金属含量普遍存在表层>中层>底层的关系,表明近期内水库水体污染较重,尚未完全切断污染源。根据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8座水库底泥中重金属指标大部分已处于Ⅳ级污染状态,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至低的顺序为:Cd?Zn>Hg>Ni>Pb>As>Cr>Cu;根据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8座水库均表现出很强的潜在生态危害,底泥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d?Hg?As>Pb>Ni>Cu>Zn>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