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44篇
综合类   521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危险废物的类别、产生的行业、区域分布等,对我省危险废物处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2.
分析了我国目前实施危险废物交易的意义和必要性及危险废物交易现状,提出在危险废物交易还处于市场化运行的初级阶段,引入信息化技术,为危险废物交易同时提供监管和市场化平台,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是实现危险废物的循环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3.
在炼厂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含油率一般大于5%,最多可达10%以上),该污泥被认定为危险废物(编号:HW08),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不仅会带来环境污染,而且还可能产生安全事故。本文着重论述焚烧系统前对污泥干化的意义、干化+焚烧工艺流程以及在工程设计中的关注要点。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十一五"期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数据的分析,揭示我市5年间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变化,并论述了其变化的原因,提出了降低固体废物产生量及综合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5.
上海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上海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及处理处置现状,提出:一般工业固废主要以资源化利用为主,危废处置企业实行末位淘汰,实现清洁生产;加强国家提倡的"三位一体"综合处理项目建设,实现集中处理、集中监管,降低运营成本;加强工业危废产生企业申报登记及转移的网络信息化管理,杜绝监管盲区。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社会源危险废物的定义、来源划分及其防治工作中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从收集重点行业的确定、收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及实施方法四个方面阐述了社会源危险废物防治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7.
本文针对吉林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颁发情况进行了分析,截止2011年底,颁发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63份,核准经营总规模为1095816吨,其中利用量为1010016吨,处置量为85800吨;总结归纳了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对吉林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提出了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8.
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安全选址是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本文依据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危险废物填埋场址的选择进行了论述和评价,即:首先通过分析场址选择的影响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场址选择技术方案;然后再按优劣顺序对拟选的5个填埋场进行科学评价;最后选出最优的填埋场。  相似文献   
49.
依据现行相关规定,结合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实践,就危险废物经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中的关注重点及执行规范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50.
对某刚投入运营的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地下水和渗滤液进行采样分析,选取14个污染指标作为评价因子,以《地下水质量标准》中推荐的方法和改进综合评价法对水质进行评价,并分析了水质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氨氮超标,主要受临近鱼塘和养猪场的排泄物影响。渗滤液挥发酚超标,与初期填埋废物成分相关。地下水样中氨氮浓度高于渗滤液,说明填埋场投入前初期附近地下水补充源氨氮指标贡献值高于渗滤液入渗。14项评价因子监测数据表明,渗滤液对填埋场地下水收集系统水质量的影响不明显,总体水质较好。由于改进综合评价法同时考虑了污染最大值和最大与次大权重单项因子,其得出的地下水质评价结果能更客观地反映评价区地下水的实际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