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300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86篇
综合类   489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81.
通过构造一个例子,简介了区域化变量理论的基本原理、计算过程及其在洪涝灾害空间格局重建中的优点。依据区域化变量理论,以长江流1736 ̄1911年洪涝灾害为实例,重建了长江流域历史时期洪涝灾害的基本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82.
83.
大兴安岭原始林区林木火疤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火疤木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了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的森林火历史。该地区平均森林火间隔期为37.2a;兴安落叶松对火具有抵抗能力的最低树龄约为30a,之后其抗火能力逐渐增强,当达到80a生左右时,其抗火能力最强,这一最佳抗火时期可持续到150a左右。树龄在110~150a之间的火疤木株数占火疤木总株数的近60%,说明大兴安岭森林火有近一半以上是110~150a前发生的;树龄大于150a的可认为是森林火后的保留木,这部分林木仍占目前林木株数的近30%,说明当时大面积森林火过后至少有40%~50%的树木未被烧死。树龄小于70a的火疤木没有分布,说明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1987年以前至少近40a无大面积森林火发生。  相似文献   
84.
国家级名镇(村)的旅游价值与开发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概念和意义,并对80个国家级名镇(村)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在80个历史文化名镇(村)中,有的已经创建了等级旅游区点,或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等,已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有的目前则少有开发成效。基于区域经济学的增长极、点轴、网络开发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了历史文化名镇(村)可持续开发的模式与建议。  相似文献   
85.
申领驾照必须通过驾校报名,不受理个人申请,各地做法如出一辙。随着深圳市民樵彬打赢和车管所的官司,这一不合理惯例有望成为历史。在上级机关、部门的强力干预下,8月30日,深圳车管所终于对樵彬的申请开了绿灯,使樵彬成为在驾校名称一栏署名“散学”的中国第一人。  相似文献   
86.
减灾事业的发展和综合减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中国减灾事业的发展史可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几千年,减灾活动以赈灾为主,帝王“祭天求恕”,“防灾吏制”,安抚于民。清末民初1800至1949年间计发生巨灾25起,死亡4993万余人,总灾亡则近亿,年均灾亡60万人以上,这段惨痛的灾况记下了十分难得的灾情史,泣血于残野。新中国成立后,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指导下,为减轻灾害损失,逐步建立了气象、水利、农林、地震、海洋、地质等专业的灾害科技与减灾工程,政府并组织社会兼事抗灾、救灾、应急减灾,国家减灾实力快速增长,已取得突出减灾实效,这个阶段比第一阶段灾亡人数下降了90%以上,但年均灾亡人口仍有1.2万人左右。该阶段的工作特点是以单灾种纵向体系为主,不同灾类的监测、预报水平尚高低不一,这与成灾机理的难易程度和工作条件的强弱有关。21世纪初,随全球增温之势锐升,多类极端灾变遍及各洲,促使许多国家发动全社会人众共同探求“综合减灾”之路;我国政府已迅即开展全社会应急减灾行动,开启了“综合减灾”之先声,这是减灾事业步入第三阶段的先导。综合减灾应该是全社会相关部门和民众的统一行动。目前尚有3个问题需要弄清楚,一是多种自然灾害之间成灾机理相关性的研究,其对象是灾害群与灾害链;二是全社会减灾要素综合运作预案的优选;三是如何核算减灾投入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正、负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87.
一如果你是一位千里迢迢来这儿参观的外地人,那么呈现在你面前的这片土地,自然是一个草木丰盈、生机盎然的绿色王国。至于这个“王国”的悠悠历史,就得聆听那些唐山人慢慢地向你娓娓道来了。自唐山市中心区往南走约0.7公里,人们就不知不觉地踏进了这个绿色的王国。在那些敏感的生态园林专家的眼里,这儿的生态环境因子极其美妙,这儿处处弥漫着生态园林的气息……  相似文献   
88.
《防灾博览》2007,(4):17-17
宁洱地区位于宁洱新构造隆起区,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活动强烈,区域断裂发育,其中最主要的断裂带是无量山断裂带。该断裂带展布于无量山西麓,控制了兰坪-思茅中生代至早新生代坳陷及其内部中新世以来的新构造隆起的活动。该  相似文献   
89.
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记者抵达了位于辽东半岛北端的海城市,其西临盘锦、营口,北临辽阳,属鞍山市管辖,素有“辽左重地,渤海奥区”之称。 当踏上这座拥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的时候,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没有什么想象中的古迹遗存,人们匆忙的脚步,似乎早已揭示出了她的历史巨变。自1985年撤县建市以来,其经济发展速度令一些沿海县市也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90.
毕然 《环境教育》2007,(11):62-63
童年时代,我常常为生长在自然环境优美、生活环境整洁的全国第一个卫生城市——威海而自豪。在齐鲁大地最东端的威海市的千里海岸线上,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坐落着美丽的自然景观。刘公岛、天尽头、白沙滩、天鹅湖就象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千里海岸线上,给人带来美好的遐想和抹不去的记忆,尤其是那些美丽的大天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