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3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1382篇
安全科学   99篇
废物处理   119篇
环保管理   174篇
综合类   2496篇
基础理论   157篇
污染及防治   849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去除有机物和氮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一种较低成本、高效率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研究了厌氧消化(UASB)-好氧(BF)后处理组合工艺同时去除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和氮的可行性.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设为12、10、8、5 h,有机容积负荷分别为1.0、1.2、1.5、2.0 g / (L·d),出水COD低,平均去除率均大于92%;TN容积负荷分别为62.5、75.3、82.8、159.3 mg/(L·d),TN去除率分别为82.79%、79.97%、76.25%、67.83%.长期生存在微氧条件下,颗粒污泥的紧密度和沉降性能均低于接种厌氧,粒度增大,比产甲烷活性略有降低,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42.
随着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面临提标改造的挑战,较多污水处理厂采用三级脱氮工艺降低出水中氮素含量.本研究以磁混凝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厌氧氨氧化工艺作为三级脱氮工艺,构建含有生物膜和絮体污泥的UASB反应器,处理A/O(二级生化单元)出水,研究串联、分流进水以及回流等条件下系统的脱氮及有机物去除性能,并通过微生物群落分析揭示各阶段的菌群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当UASB串联A/O时,系统出水氨氮、TN和COD分别为1.21、10.02和30.00 mg·L-1.当进水分流比为15%时,提升了UASB的脱氮速率(从0.04升高至0.06 kg·m-3·d-1),UASB分别贡献了系统TN、NH4+-N和COD去除总量的23.4%、20%和20.7%,当系统出水回流到A区时,能进一步降低出水污染物浓度,NH4+-N仅为1 mg·L-1,TN为12.03 mg·L-1.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A/O反应器内Proteobacteria为主要菌门,UASB内Planctomycetes门实现富集,生物膜中Planctomycetes丰度为1.93%~8.39%,厌氧氨氧化细菌(以Candidatus Kuenenia为代表)在生物膜和污泥絮体中丰度分别为0.77%~2.19%和0.01%~1.49%.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厌氧氨氧化的三级脱氮工艺能够实现生活污水的深度脱氮,在不增加曝气与碳源投加成本的同时高效去除氨氮、总氮,可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43.
研究了不同填料的厌氧填充柱中微生物去除四氯化碳的特点、效率以及规律。厌氧填充柱完成填料挂膜后,定期测定不同高度处四氯化碳质量浓度及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不同的填充柱中,发酵性细菌在数量上均比硫酸盐还原菌占较大优势;混合厌氧菌对四氯化碳有较好的降解作用,对四氯化碳的降解率最高可以达99.1%;以活性炭作为填料的填充柱对四氯化碳的降解效率高于其他填料的填充柱。  相似文献   
844.
常温SBR厌氧-好氧反应器的短程硝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程硝化-反硝化是污水节能脱氮新技术之一,其关键在于实现短程硝化,而水温是控制短程硝化的主要因素。在生活污水氨氮浓度小于100mg/L的水质条件下,采用SBR厌氧-好氧反应器进行了常温短程硝化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温14.5℃~16.5℃的条件下,在好氧段可以实现短程硝化,亚硝化率达到了94.9%。亚硝化的程度还与曝气时间的长短有关,曝气时间短时,可以将氨氧化控制在亚硝化阶段,积累大量的亚硝酸盐,但是氨转化率比较低;曝气时间延长,氨氮去除率增加,同时部分亚硝酸氮会被进一步氧化成硝酸氮。该研究结果打破了只有在中高温条件下才能实现短程硝化的普遍看法,从而为在常温下实现短程硝化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45.
运用GC-MS、紫外光谱及三维荧光光谱扫描技术考察了石化污水处理厂“水解酸化—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工艺的各单元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变化情况。总进水中检出84种主要有机污染物,主要含有烃类27种,酚类5种,醛、酯、醇和酮类化合物共24种,胺类4种,腈、有机酸及其他杂环化合物14种,另有10种物质未定性;该工艺的COD累积去除率达87.66%, 64种有机污染物被完全去除,17种有机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0%以上,接触氧化池出水中主要含杂环化合物和少量醛、醇、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46.
王佳  李安峰  潘涛  骆坚平 《化工环保》2014,34(4):352-355
利用两相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丙烯酸生产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较高进水COD和容积负荷的条件下,系统具有良好、稳定的处理效果;在负荷提高及稳定运行阶段,将生活污水与丙烯酸生产废水的体积比调整为5∶1,容积负荷最大提高至12.3 kg/(m3·d),两相厌氧反应器可长期稳定运行,总COD去除率基本维持在90%以上,出水COD小于323 mg/L;当进水甲醛质量浓度为800~1 733 mg/L时,总甲醛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5.6%~99.3%;在负荷提高及稳定运行阶段,水解酸化相反应器和产甲烷相反应器的出水pH分别为6.2~7.6和7.6~8.1,出水总碱度分别为1 220~1 820 mg/L和1 800~2 620 mg/L。  相似文献   
847.
杨娟  黄华伟  任源 《环境工程学报》2013,7(12):4607-4613
硝基苯类化合物生物降解菌的筛选及性能研究,是制药、染料等行业废水达标的重要基础。以浓度梯度升高法筛选到一株硝基苯厌氧降解菌Klebsiella oxytoca NBA-1。考察了该菌对氧气的需求,以及在厌氧条件下,温度、pH值、外加葡萄糖及硝基苯初始浓度等环境因子对菌株降解硝基苯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菌株对氯取代硝基苯类化合物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该菌在厌氧条件下生长比好氧条件下慢,但降解速度更快;厌氧降解硝基苯的最佳pH值和温度和分别为8.3和30~35℃;加入0.3%~0.5%的葡萄糖可促进降解,且对300 mg/L以下的硝基苯均有降解能力;该菌能将4-氯硝基苯转化为4-氯苯胺,并进一步脱氯为苯胺。研究结果可为硝基苯及含氯硝基苯的处理工艺选择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8.
探讨污水处理系统脱氮和污泥消化中的减排潜力,即开发污泥碳源和能源。本文所列举的德国工程实例说明污泥裂解技术可以大幅改善污水处理系统的碳排放特性,并且通过污泥厌氧消化实现能源自给。  相似文献   
849.
高效聚磷菌的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鱼塘底部污泥中分离驯化得到一株高效聚磷菌株P5,采用厌氧/好氧(A/O)方式培养,在厌氧阶段3 h的最大释磷量为17 mg/L;在好氧条件下培养16 h后,P5对总磷(PO43--P)浓度为10~30 mg/L的模拟废水的除磷率均可保持在90%,COD的去除率达到82.1%。染色实验表明,P5是革兰氏阴性球杆菌,菌体内含有异染颗粒。  相似文献   
850.
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对阴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去除硝酸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NO3-浓度在113.96~116.01 mg/L范围内,HRT从11.12 h降低到4.82 h,硝酸盐去除率降低,但出水中NO3--N浓度符合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中10 mg/L的要求(NO3-浓度≤44.29 mg/L)。厌氧生物反应器具有良好的反硝化性能,出水NO3-浓度低于20 mg/L。硝酸盐膜通量随着HRT的增加而增加,出水pH值稳定在7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