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642篇
安全科学   212篇
废物处理   107篇
环保管理   121篇
综合类   1350篇
基础理论   354篇
污染及防治   256篇
评价与监测   104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具有催化功能的负载Fe(Ⅲ)的活性炭进行了表征,与母体活性炭相比,其比表面积以及微孔体积均有所下降,酸性官能团的量有所增加;考察了普通浸渍法和超声浸渍法制备的双功能活性炭对毒死蜱的吸附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双功能活性炭对毒死蜱的吸附量有所降低,但对毒死蜱的降解能力增强,超声浸渍法所制备的活性炭对毒死蜱的降解能力要优于普通浸渍法所制备的活性炭。  相似文献   
992.
在PVDF基体改性的基础上,采用浸渍法制备出Ni/Fe/Al2O3·PVDF催化还原剂。通过对一氯乙酸的脱氯效果研究,对交联液配比及交联时间、不同浓度硫酸镍浸渍时间、镍铁比等因素进行优化,实验优化结果表明,Ni/Fe/Al2O3·PVDF催化还原剂对一氯乙酸脱氯60 min脱氯率达到64%。经SEM表征,制备出的双金属在膜载体表面及断面分布均匀,呈球状和片状结构且双金属未发生团聚。  相似文献   
993.
杨娟  黄华伟  任源 《环境工程学报》2013,7(12):4607-4613
硝基苯类化合物生物降解菌的筛选及性能研究,是制药、染料等行业废水达标的重要基础。以浓度梯度升高法筛选到一株硝基苯厌氧降解菌Klebsiella oxytoca NBA-1。考察了该菌对氧气的需求,以及在厌氧条件下,温度、pH值、外加葡萄糖及硝基苯初始浓度等环境因子对菌株降解硝基苯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菌株对氯取代硝基苯类化合物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该菌在厌氧条件下生长比好氧条件下慢,但降解速度更快;厌氧降解硝基苯的最佳pH值和温度和分别为8.3和30~35℃;加入0.3%~0.5%的葡萄糖可促进降解,且对300 mg/L以下的硝基苯均有降解能力;该菌能将4-氯硝基苯转化为4-氯苯胺,并进一步脱氯为苯胺。研究结果可为硝基苯及含氯硝基苯的处理工艺选择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改进优化传统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对脱硫塔及附属设施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在山西某化工厂2×55t/h三废炉烟气脱硫工程中得到较好运用,为同类烟气脱硫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向十三烷基苯磺酸钠(STB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二元复配溶液中添加β-环糊精(β-CD)的方法,降低STBS和OP-10之间定量检测时的相互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添加β-CD时,可提高STBS的检测准确性,降低STBS对OP-10的检测干扰;在二元复配溶液中,STBS和OP-10的方法回收率分别在100.8%~102.0%,97.4%~102.2%之间,检测误差分别在2.0%和2.6%以内;Cl-,SO42-,Na+,Ca2+的存在对二元复配溶液中STBS和OP-10的检测干扰可忽略;将该方法应用于地层水水样中,仍可准确定量分析STBS和OP-10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6.
利用木屑制备木屑黄原酸盐吸附剂,对其进行FTIR、XRD和BET分析,并考察了对双离子体系中铜镍离子的吸附情况,重点研究了木屑黄原酸盐吸附量的预测和吸附初始速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在铜镍双离子体系中,利用扩展的Langmuir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木屑黄原酸盐对铜镍离子的吸附;吸附之初,吸附速率很快,并且随着干扰离子的浓度增大,所考察离子的初始速率逐渐减小。吸附情况说明,木屑黄原酸盐是一种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997.
以苯酚为唯一碳源,采用逐量分批的方法从被酚类物质污染的土壤中驯化、筛选、分离降酚菌,利用形态学、培养特性、生理生化反应以及分子手段鉴定所得菌株,研究了该菌株生长与降酚的关系以及其降酚能力,并设计引物检测降酚酶基因。结果表明,获得的一株高效降酚菌GDYW-0027经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它的生长速率与苯酚的降解速率基本同步,48h内对高质量浓度(2.2g/L)苯酚的降解率为86.73%;在菌株GDYW-0027中检测到苯酚羟化酶及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基因片段,推测其采用间位开环方式打开苯环。  相似文献   
998.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BP双隐含层神经网络水质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蜂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同时采用双隐含层来提高网络精度,选取DO、IMn、COD、BOD5和NH3-N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一个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BP双隐含层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2012年黄河水系下河沿断面的各月监测数据进行水质评价,同时与BP神经网络、模糊层次评价方法作比较。结果表明: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BP双隐含层神经网络在水质评价时,均方误差小,多次运行的结果始终一致,评价结果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99.
热脱附-GC/MS法测定垃圾填埋场周围空气中氯代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脱附-冷阱捕集-GC/MS法测定垃圾填埋场周围空气中24种氯代烃,通过试验优化并确定热脱附质谱的最佳处理条件。方法在5.00 mg/L~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24种氯代烃的方法检出限为0.060μg/m~3~0.200μg/m~3,测定下限为0.240μg/m~3~0.800μg/m~3。空白加标回收率为91.8%~110%,6次测定结果的RSD均5%。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为0.112 mg/m~3~0.412 mg/m~3,表明离垃圾填埋场最近的居民区环境中氯代烃为未检出或痕量分布,对生命体危害极低。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用“84”消毒液替代氯胺T,解决了氯胺T易失效的问题。用碘量法测定消毒液的有效氯质量浓度,通过绘制校准曲线,确定最适宜的有效氯溶液质量浓度为200 mg/L。方法检出限为0.002 mg/L,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的RSD<5%,标准样品测定值均在保证值范围内,与标准方法测定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