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8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487篇
安全科学   266篇
废物处理   120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1029篇
基础理论   191篇
污染及防治   280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4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针对传统Fenton体系Fe(Ⅲ)累积和pH适用范围过窄等缺点,采用羟胺(HA)强化的HA-Fenton体系,以对氯苯酚(4-CP)为目标污染物进行降解实验,考察了Fe(Ⅱ)投加量、H2O2投加量、HA投加量和溶液pH等工艺条件对4-CP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A-Fenton体系适用于酸性和弱酸性条件,最佳pH范围为3.0~4.0;在溶液pH为3.0、Fe(Ⅱ)投加量为5.0 μmol/L、H2O2投加量为0.4 mmol/L、HA投加量为0.20 mmol/L的最适条件下,反应10 min, 4-CP去除率达64.25 %。  相似文献   
162.
王利文  罗学刚 《化工环保》2018,38(3):294-299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NaCo_2O_4催化剂,构建了NaCo_2O_4-H_2O_2热催化体系降解亚甲基蓝(MB)。XRD和SEM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NaCo_2O_4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NaCo_2O_4对H_2O_2具有良好的热催化性能,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常数k越大,该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NaCo_2O_4-H_2O_2体系对MB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在反应温度为50℃、NaCo_2O_4加入量为50 mg、MB溶液加入量为100 mL、MB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H_2O_2加入量为1.00 mL的最优条件下,反应340 min时,MB降解率达87.00%;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MB降解率仍可达85%以上;经捕获剂效果对比实验发现,催化反应体系中存在h~+、·OH等催化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163.
简要介绍了小腔体器件内部气氛检测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分析了当前小腔体器件内部气氛检测试验夹具存在的缺陷,明确提出了小腔体器件内部气氛检测试验夹具的优化思路和设计模型,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4.
PCBs污染土壤的CaO诱导低温热处理脱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温热处理脱氯技术对废弃电容器封存点附近污染土壤中多氯联苯脱氯的效果,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CaO添加比例对PCBs去除率、脱氯率的影响以及反应前后土壤中污染物的组分变化。实验土样中PCBs浓度为107.7 mg/g,属于罕见高浓度PCBs污染土壤。当反应温度为400℃、停留时间4h、CaO添加比例为10%,PCBs的去除率为87.7%,脱氯率为85.3%。土壤样品中五氯联苯和四氯联苯反应后含量降低或未检出,部分反应后样品检出一氯联苯和联苯,说明在CaO诱导PCBs低温热处理脱氯反应中存在逐步脱氯/加氢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165.
Chemical Engineering,2013,120(7):11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烟气中CO2的捕集剂,因为每个氨分子可吸收1分子的CO2,而有机胺吸收剂则需2分子才能吸收1分子的CO2。然而,由于氨具有挥发性,必须将烟气冷却到大约10℃,这需要大量的电能,而且,在如此低的温度下,氨的吸收率不够高。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SRI International)的  相似文献   
166.
对臭氧氧化去除焦化废水生化出水COD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8.50mg/min,反应温度为20'E和初始pH为10.61条件下,对COD的降解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R。=0.9991,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1.01×10^-3s-1。该条件下,臭氧氧化对COD的降解主要来源于高活性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作用。在不同的臭氧投加量(4.25~12.75mg/min)、不同的反应温度(10~40℃)和不同的初始pH(3.76~12.53)下,COD的降解也同样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大,COD降解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554×10^-3)s-1增加到(1.06×10&-3)s-1;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427×10^-3)s-1增加到(1.40×10-3)s-1,温度越高反应速率提高的幅度却越小;在初始pH3.76~10.61范围内,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218×10^-3)s-1增加到(1.01×10^-3)s-1,在初始pH为12.53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下降到(0.857×10^-3)s-1。  相似文献   
167.
以白碳黑、硅灰、硅藻土和硅胶筛选硅质原料,并与钙质原料电石渣制备了水化硅酸钙。借助XRF、BET、FTIR等表征手段,通过多次重复除磷实验,研究了硅质原料特性对水化硅酸钙回收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碳黑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因此可作为制备具有磷回收特性的水化硅酸钙的硅质原料。结合XRD等表征发现,白碳黑的有效利用率是影响水化硅酸钙回收磷性能的关键,该利用率取决于白碳黑与电石渣的摩尔配比以及水热反应温度。当电石渣与白碳黑的摩尔比为1.6:1,反应温度为170℃时,白碳黑具有最佳的利用效率。该条件制备的水化硅酸钙可作为晶种,在其表面结晶形成羟基磷灰石,从而达到磷回收的目的,磷回收后固体物质中的磷含量为19.05%。  相似文献   
168.
对臭氧氧化去除焦化废水生化出水COD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8.50 mg/min,反应温度为20℃和初始pH为10.61条件下,对COD的降解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R2=0.9991,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Abs=1.01×10-3 s-1。该条件下,臭氧氧化对COD的降解主要来源于高活性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作用。在不同的臭氧投加量(4.25~12.75 mg/min)、不同的反应温度(10~40℃)和不同的初始pH(3.76~12.53)下,COD的降解也同样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大,COD降解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554×10-3) s-1增加到(1.06×10-3) s-1;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427×10-3) s-1增加到(1.40×10-3) s-1,温度越高反应速率提高的幅度却越小;在初始pH3.76~10.61范围内,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从(0.218×10-3) s-1增加到(1.01×10-3) s-1,在初始pH为12.53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下降到(0.857×10-3) s-1。  相似文献   
169.
正该专利涉及一种用于二级生化出水同步除磷除COD的深度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调节待处理水样pH至4~5;将FeSO4和H2O2按摩尔比1∶(0.5~1.5)混合,避光反应20~40 s后,加入到上述已调整pH的水样中,FeSO4与待处理水样中COD的质量比为1∶(2~3);快速搅拌15~30 s,然后慢速搅拌10~15 min,沉淀60~180 min;分离沉淀物,上清液为处理后出水。采用该专利处理后出水中磷  相似文献   
170.
正该专利涉及一种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难生物降解废水的方法。将废水与来自臭氧发生系统的混有氧气的臭氧混合,通过设在臭氧催化反应区底部的滤板均匀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区;在臭氧催化氧化剂陶粒上端装填普通生物陶粒;臭氧催化氧化剂的装填高度为0.3~1.0 m;废水与臭氧在臭氧催化氧化剂陶粒的催化作用下充分氧化反应,破坏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