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2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2630篇
废物处理   218篇
环保管理   1990篇
综合类   4721篇
基础理论   205篇
污染及防治   114篇
评价与监测   95篇
社会与环境   664篇
灾害及防治   13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1045篇
  2013年   694篇
  2012年   1012篇
  2011年   875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736篇
  2006年   549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分析了现阶段环境监测站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纵向管理、横向交流、增加投入、人员培训等措施,保证监测站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2.
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模式产生的必然性,详细地讨论了这一发展模式在经济学、环境学、管理学和哲学上的特征与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上下涌动着一股学习科学发展观,宣传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理念的热潮。1 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 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一个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的重大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推进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994.
995.
构建城市化发展与水环境承载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利用杭州市2000年至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研究了两者的测度值及关系度量值的变化轨迹。研究表明,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水环境承载能力持续下降,两者间关系不断恶化,目前恶化趋势虽有所放缓但仍在超载范围内波动。建议城市化发展需要兼顾水环境承载,同时加大水环境承载的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颁布近10年来,南京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充分发挥环评调节器、控制闸作用,严格准入把关,倒逼转型升级,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市产业结构不断调优,城市布局逐步优化,功能分区更趋合理,环评优化发展的成效逐步显现. 由于历史原因,南京市形成了以重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产业结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再加上不利的地形地貌条件,对南京的环境构成了很大压力.  相似文献   
997.
经历了近30年快速发展的中国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日俱增的资源环境压力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如何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已成为中国政府和人民面临的突出挑战.经过深入的思考,中国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98.
《环境工程》2007,25(1):68-68
针对部分沿海及西南地区发展竹浆造纸热情高涨这一现象,2006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巡视员牟广丰表示,要吸取“林浆纸一体化”在某些地区未充分考虑区域环境资源对竹浆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的教训。  相似文献   
999.
There is an obvious departure from the regional equilibrium of developments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Pearl River in Guangdong, which resulted in "the effects of contra-geography-grads development". It is mainly because the upriver mountainous areas have been deeply stuck in industrialization delay and marginalization plights, so that nearly 40 million local people have conceived a dream to get rid of "the vicious circle of poverty" by speeding up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ut the problem is that such industrialization efforts on a large scale in mountainous areas are encountering the bottleneck of environmental capacity that strictly limits industrial emissions along the upper reaches of any water system. As a solution, a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called "the Local Area Quotas for Industrial Emissions along the Pearl River" is put forward supposed to give corresponding compensation to the right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yielded by some areas with low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through the distribution and trading of IDQs.  相似文献   
1000.
环渤海临海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忧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渤海地区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优化开发的区域。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加速化、重工业化的总体趋势。探讨环渤海临海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忧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力布局向沿海地区推进的态势分析。深入剖析了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日益严重的渤海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岸线利用缺乏合理性、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不平衡、海域污染范围持续扩大等,并进一步提出缓解矛盾的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渤海生态安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