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0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258篇
安全科学   176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86篇
综合类   1605篇
基础理论   1029篇
污染及防治   207篇
评价与监测   114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玉米抗低温助长剂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为防御东北玉米低温冷害,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玉米抗低温助长剂,其抗低温效果已为人工温控试验所证实。本项研究采用分期播种、地理播种和田间多处理对比试验方法,检验该化学制剂在影响玉米发育、生物量及产量性状方面的实用效果,并探求其适宜的浓度配比和喷施期次。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具有促生长、促早熟和使作物高产的性能,可防御延迟型冷害。施用时以1:400倍液和在营养生长期内两次喷施为佳。  相似文献   
972.
苯胺对锯缘青蟹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低与高两个浓度组,进行慢与急性致毒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组(0.5-30mg/L)锯缘青蟹没有发生急性毒性死亡的现象,但其摄食量呈现减少;在高浓度组(63~500mg/L)锯缘青蟹出现急性中毒死亡,且死亡率随毒物浓度的增加而上升,测得苯胺对锯缘青蟹的24hLC50为151±69mg/L;48h LC50为91.2±5.2mg/L.在致毒浓度范围内,锯缘青蟹对苯胺积累的富集因子接近1.6,这表明生物体与海水浓度之间存在某种配比平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3.
用水毒理学方法评价家用洗涤剂的潜在危害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5种不同产地的常用类型的家用洗涤剂,用水毒理学方法研究它们对水生动物的毒性影响并由此判断对水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结果表明,在远低于日常使用量的浓度下,5种家用洗涤剂均对稀有 鲫(Grobiocypris rarus)鱼苗和大型溞(Daphnia magna,HB)有急性毒性,离体条件下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F)鳃ATP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无急性毒性浓度下暴露时对大型溞繁殖有明显影响;当暴露于家用洗涤剂对鱼24h半数致死浓度的5%时鲫鱼鳃ATP酶受到明显抑制;家用洗涤剂溶液存放一段时间后对稀有鲫鱼苗的急性毒性和对鲫鱼鳃ATP酶的抑制作用无明显降低.因此,含有大量家用洗涤剂的生活污水排放到自然水体中后将对水生动物产生持续的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974.
废钻井液对环境影响分析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废钻井液是当前油田急需解决的环保问题之一。实验分析了废钻井液浸出液有害成分以及对生物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几种废钻井液处理方法,得出结论:在焉耆盆地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固化法。  相似文献   
975.
温州市区内河水质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析水质理化指标及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对市区内河水质进行监测,并结合现场调查,评价市区内河水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市区内河水污染较重,并具有一定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976.
底泥疏浚对湖泊沉积物的生态毒性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淡水沉积物质量基准和微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对疏浚前后五里湖沉积物提取液和全底泥沉积物的生态毒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疏浚后,沉积物中各重金属污染物的总体含量均显著降低,但是铬、铅和镍的含量仍然分布在阈值效应低值(TEL)和可能效应水平值(PEL)之间的灰色区域,仍可能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疏浚后1个月,沉积物提取液中发光菌发光试验的EC50值降低约50%,毒性增加近1倍;与疏浚前相比,全底泥沉积物的细菌毒性试验的EC50值降低11%~30%;全底泥月芽藻毒性试验的EC50值也有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77.
重金属对2-氯酚厌氧降解及微生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Cu2+、Cd2+、Ni2+对2-氯酚(2-CP)厌氧降解及其微生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冲击对连续流厌氧系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为Cu2+>Ni2+>Cd2+;300mg/L重金属冲击使系统降解率低于30%,需驯化40d左右才能恢复,其中受Ni冲击的体系恢复较快;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2-CP间歇降解系统的抑制作用同样为Cu2+>Niv2+>Cd2+;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驯化能提高污泥对重金属的抗性,驯化后300mg/Lcu2+和Ni2+对降解速率的抑制均降低了45%左右.重金属对厌氧体系的抑制作用和对厌氧污泥微生态结构的影响之间具有很大相关性,厌氧微生态结构受Cu2+冲击后影响最大,受Ni2+影响后恢复最快.  相似文献   
978.
太湖梅梁湾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OS/umu方法测试了太湖梅梁湾表层水和沉积物有机提取物的直接和间接遗传毒性,并与同期进行的化学分析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当暴露体积为40mL水样/孔时,绝大多数样点没有检出遗传毒性;而各样点的沉积物有机提取物表现出间接遗传毒性和显著剂量-效应关系.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梅梁湾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与间接遗传毒性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推测沉积物中存在间接致突变物质的积累,而多环芳烃可能是导致梅梁湾沉积物遗传毒性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79.
长江南京段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对长江南京段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长江南京段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蚕豆根尖细胞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存在明显的遗传毒性,有机物是导致水体遗传毒性的主要因素. 试验结果与水体的有机污染状况基本一致. 彗星试验结果及趋势与微核试验相吻合,但前者更为敏感. 彗星试验和微核试验的结合使用在水环境的遗传毒性监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0.
典型醛类污染物与细胞DNA分子的结合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了研究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等 3种典型醛类污染物与细胞DNA的结合作用 ,探讨其遗传毒性效应和机制 ,采用体外测试系统 ,应用紫外光谱移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结合位点 .结果表明 ,醛类污染物染毒细菌DNA紫外吸收峰位移不显著 ;但提取的细菌DNA与甲醛进行试管反应体系紫外位移显著 ;醛类污染物染毒真核细胞致DNA分子紫外吸收峰位移显著 ;乙醛与脱氧鸟苷酸的试管反应经NaBH4 还原后经HPLC分离检测 ,产物初步定性为N2-乙基鸟苷加合物 .说明 3种醛类污染物能够与细胞DNA结合而体现遗传毒性 ,鸟苷的N2位可能是共价加合的位点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