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5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105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野生动植物是美景、奇妙、快乐和很多人娱乐享受的源泉.在秋季观察叶子变色;闻野花;看驹马喂食;观看鹰在头顶上空翱翔或海豚在水中滑行,仅仅是野生物种为我们提供的快乐经历的少数例子而已.野生狩猎动物可提供狩猎和垂钓式娱乐.涉及野生动物的户外娱乐,不  相似文献   
62.
樊小贤 《陕西环境》2003,10(6):28-30
文章阐述了近现代人对待自然生态的两种基本伦理观点.分析了其弊端,指出应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建立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63.
环境保护中的伦理问题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的思维、决策和行为的失误.环境伦理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有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北京市森林体验教育活动分众意向及优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体验教育活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并由北京市引入中国积极探索近20年,目前大多数活动面临着硬件设施和软件内容亟待提档优化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分众理论,将活动受众划分为社会大众、亲子家庭和在校学生三组群体,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深度座谈法,对三组受众群体的人口学特征、活动满意度、活动偏好等展开调查,结果表明:社会大众偏向内容实用性,对活动地的交通便利性有较高需求;亲子家庭注重活动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希望多在自然环境中开展分年龄段的活动;在校学生多选择内容科普性强的活动,对人员服务有较大需求。本研究从完善管理规定、加强人员培养、引导基地建设、丰富活动形式、鼓励社会参与、规范志愿服务、扩大社会宣传等方面总结优化模式,为北京市及其他地区森林体验教育活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5.
环境伦理的定位应该遵循人的自我意识的原则,而不应该遵循生物的自然价值的原则.因为只有人才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存在.也只有人才可以设定环境伦理的目标,使自身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体.人是一种在精神的目标中实现了自身目的的存在者,同样,人也只是在环境伦理的关系中成就了一种保护自然的价值意识.  相似文献   
66.
资源可持续利用:一种资源利用伦理原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阐释了资源利用伦理的概念,从历史实践、现实需求和社会基本伦理意识等方面说明资源可持续利用伦理原则的合理性,用博弈论方法重点讨论了资源可持续利用伦理原则在资源利用中克服“囚徒困境”的作用,伦理失灵的原因和伦理法律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7.
于致远 《环境》2012,(7):37-39
在吉林省的长白山下,松花江畔,有个红石林业局,在红石林业局中有个批洲林场,在批洲林场里有一名伐木工人叫做赵希海.他本是一名普通的伐木工人,但是,退休后,他以年老和病弱之躯义务植树23载,让荒山披上了绿装.如今,已经70多岁的他,唯恐天不假年,完成不了对大山许下的诺言,于是将这份责任传给了儿子,演译了真实版的现代“愚公移山”故事.  相似文献   
68.
2013年10月11日,湖南卫视推出了国内首档大型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该节目以近乎"零差评"的口碑超过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等娱乐节目在受众心中的美誉度,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对《爸爸去哪儿》这一节目的传播特性、受众群体特征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解读,进而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前景进行预测和思考。  相似文献   
69.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5):116-121
福斯特是英国爱德华时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霍华德庄园》被称为"最后一本‘英国状况’小说",而福斯特本人也被称为"最后一个英国人"。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深入剖析小说中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图揭示福斯特这位"最后一个英国人"深刻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70.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自2014年4月18日起开播,在取得较高收视率的同时,也饱受各种争议,即便第五集的完美转身挽回了大批观众,但前四集中存在的问题仍旧被众多网民提及,成为无法忽视的缺陷。笔者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前四集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