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37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348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产酸脱硫反应器中COD/SO42-比制约的群落生态演替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产酸脱硫反应器的动态试验和配套的静态试验,考察致变因子 COD/SO42-比制约的乙酸型顶极群落的结构、优势种群的组成和生态演替的规律; 阐明乙酸型代谢和乙酸型顶极群落是产酸脱硫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揭示乙酸型顶极群落内平衡与反馈调节的生理代谢机制,并以因变因子**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碱度来表征生态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群的三维实现生态位.  相似文献   
122.
复合绝缘子在高压输电线路中主要起到支持、固定和绝缘作用,其爬电距离是复合绝缘子检测的必测项目。由于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测量存在困难,在传统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一种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测量工具,采用激光直线仪和手持测量仪相配合,进行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测量,并在实际应用中与传统方法相对比。结果表明:该套测量工具不仅解决了试验人员测量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时工作量大、测量精度低的问题,而且能够实时显示测量结果,具有双向测量、暂停、停电记忆等功能,提高了测量工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缩短了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测量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3.
地震发生初期,各受灾点对物资需求的紧迫性存在差异。在应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救援效率,应急资源需要按照受灾点需求紧迫性优先级进行分配和调度。首先,构建了受灾点需求紧迫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博弈论方法将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权重组合系数及各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其次,利用马氏距离和灰色关联分析改进TOPSIS方法,建立了受灾点应急物资需求紧迫性分级模型。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受灾点应急物资需求紧迫性分级研究,并将该评价结果与传统TOPSIS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以科学、客观地确定权重组合系数,消除指标间相关性,使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表明该评价方法科学、可行、有效,能为应急救援物资配送提供有效支持和决策。  相似文献   
124.
生态旅游区不同距离带上植物群落的结构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结构分析 ,揭示旅游活动和群落演替的内在机理 ,为景区植被保护和旅游管理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 :不同地段上各植被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大部分景区的植被生长良好 .不同距离带上各植被层大致表现出近距离 <中距离 <远距离的格局规律 ,但其明显度不尽一致 ,说明各植被层反映旅游活动对群落结构作用程度的能力大小依次为乔木层 <灌木层 <苔藓层 <草本层 .5个旅游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 ,反映了旅游活动对群落生态环境的结构作用的规律 .距游径的水平距离愈远 ,垃圾量愈少 ,林下死枝下高愈高 ,枯层愈厚 ,树桩量愈多 ,幼苗量也愈多 .不同距离带上的变化规律客观地描绘了旅游活动的规律性变化 ,近距离处旅游活动强度最大 ,中距离处次之 ,远距离处则最小 .图 1表 1参 8  相似文献   
125.
陈平  罗静  李菲菲  崔广柏 《生态环境》2007,16(4):1299-1303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定量评价方法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建设与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放射源理论出发,首次将生态影响距离、生态源及生态影响效应的概念引入分析评价中,提出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定量评价方法,并建立了基于景观空间格局的区域生态系统生态影响的定量计算公式。甘垛镇新庄片和横泾镇沿荡片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原理简明、结果直观,为区域生态系统的科学评价提供了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6.
开花前后变水条件对春小麦的补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防雨棚内的盆栽实验条件下,研究了4种梯度的10种不分组合对红芒麦和宁春10号产量及耗水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充分灌水,轻度,中度,重度干旱处理,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株高,干物质积累,产量,耗水量都逐渐减少;红芒麦灌浆期不同程度的,匀有利于产量的形成,促进物质运输,提高千粒重,同时减少水分消耗,提高WUE;孕穗期干旱处理后,灌浆期复水,会造成减产,和灌浆期相比,孕穗期是水分的敏感的时期,而灌浆期对水分亏缺不敏感,两种小麦相比较,宁春10号耗水量大,产量低,抗旱性较强,图2表2参7  相似文献   
127.
武汉市葛店地区汞污染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涛  马振东  赵宾  龚敏 《环境化学》2005,24(4):454-458
对武汉市葛店地区的土壤、水体及沉积物进行了系统取样、测试.结果表明:该地区表层和底层土壤中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14mg·kg-1和0.181mg·kg-1,分别是区域土壤汞背景值的6倍和3.6倍,初步分析原因为污灌、大气汞的干、湿沉降和使用含汞农药;水体汞含量平均值为1606.77ng·1-1,远远超过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中的Ⅲ类水质标准(≤100ng·1-1),且水体汞含量随距化工厂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形态分析表明,水体汞大部分以粒子态和溶解态存在,活性汞只占很小一部分;沉积物样品中汞的含量范围为2.450-8.630mg·kg-1,平均值4.677mg·kg-1,污染程度随距化工厂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128.
绿洲节水系统监控与绿洲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把绿洲与绿洲节约用水作为复杂的系统处理,提出了绿洲节水系统的组元、变元及结构图示.在对敦煌绿洲节水系统进行个例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监控绿洲节水系统与坚持高效率开发绿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9.
胶州湾COD、N、P污染物浓度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在已建潮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胶州湾三维变边界污染物平流-扩散模型,模拟了胶州湾COD、N、P污染物现状浓度分布。结果表明,胶州湾主要污染因子为N,海湾东北部污染较为严重,东岸形成一条狭长的带状污染区,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本文统计了COD、N、P超标面积,N超一类水域面积为253km^2,占整个胶州湾面积的64%,COD和P大部分水域满足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模拟结果可为胶州湾水质管理、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0.
合成了一种用来吸附和去除水溶液中酚类化合物的2-羧基苯甲酰基修饰的超高交联吸附树脂(ZH-01),并从动力学和吸附容量角度比较了XAD-4、AM-1和ZH-01分别吸附浓度为800mg/L苯酚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ZH-01吸附剂有利于吸附苯酚、对甲苯酚和对硝基苯酚之类的酚类化合物。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ZH-01对苯酚和对甲苯酚吸附是化学吸附的过渡状态,而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是一种物理吸附过程,并且显示了ZH-01表面均孔特性。苯酚在ZH-01上的小柱吸附研究表明了吸附穿透容量和总吸附量分别为2.38mmol/g和3.05mmol/g,溶剂甲醇对吸附在ZH-01上苯酚的脱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