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282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了探究经手口途径摄入被PAHs污染室内灰尘的致癌风险,构建了居民经手口途径摄入被污染室内灰尘颗粒的概率风险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评价了中国上海地区居民由PAHs引起的致癌风险,分析了致癌风险的主要来源及手口途径中各参数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幼儿和儿童所承受的风险最大,婴儿和成年人次之,青少年和老年人较小;对于致癌风险,幼儿和儿童超过10-6的概率都为80%,但超过10-4的概率都小于5%,婴儿和成年人超过10-6的概率都为50%,但婴儿超过10-4的概率小于5%,成年人的小于0.1%,青少年和老年人超过10-6的概率分别为10%和15%,不会高于10-4;室内硬表面灰尘引起的致癌风险远大于软表面灰尘引起的致癌风险;与致癌风险相关性最大的因素为灰尘颗粒中PAHs的等效斜率、灰尘在室内软硬表面的浓度、手到口途径发生的频率和颗粒物从手掌皮肤表面到口腔的转移率。  相似文献   
62.
珠江口水环境中多溴联苯醚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研究对象,对珠江口水环境中多溴联苯醚进行了生态风险问题形成、生态风险分析及生态风险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水环境中多溴联苯醚的生态风险主要来自五溴联苯醚,其在水相和沉积物相中的计算结果分别为0.000057和0.0073,目前珠江口水环境中多溴联苯醚的生态风险水平较低,暂无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63.
闽江口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闽江口表层沉积物中Cd、Pb、Cu、Hg、As含量及分布特征,并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闽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为Pb〉Cu〉As〉Cd〉Hg;重金属生态风险属Cd—Hg复合污染型,单个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大小为Cd〉Hg〉As〉Cu〉Pb。  相似文献   
64.
基于3S技术,利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解译数据,于2008年秋季对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进行野外核查,并结合对湿地进行的鸟类、鱼类、植被状况、空气、水体、土壤状况等调查,采用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稳定性和人类威胁等6项指标组成的湿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凌河口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凌河口湿地生态环境处于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65.
珠江口无机氮湿沉降规律及大气输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针对2007年3~11月广东中山市横门站的降水资料,分析了珠江口氮湿沉降特征及其来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横门降水中NH+4-N和NO-3-N的降雨量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0.62和0.41mg·L-1;其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秋季最高,其次是春季,夏季最低.降水NH+4-N和NO-3-N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pH值呈负相关.利用气团轨迹后推以及天气形势得出,横门陆地性降水氮浓度最高,海洋性降水氮沉降通量最高.云下气团分类结果表明,海洋性NE类气团对横门无机氮湿沉降的输送负荷最大.  相似文献   
66.
为揭示南海北部表层海水中参与卡尔文循环的固碳基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以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 CO)的Ⅰ、Ⅱ型基因(cbbL、cbbM)作为分子标记,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海水中的固碳基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固碳基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南海北部表层海水中,含cbbL基因固碳基因主要归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优势亚群分别是γ-变形菌亚门(45.3%)、蓝细菌(30.9%)和β-变形杆菌亚门(23.8%);而含cbbM基因的固碳菌群未检测到;近岸的A9站位与其他站位物种组成有一定的差异,异着色菌属(Allochromatium)、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和硫单胞菌属(Thiohalomonas)为其特有菌属.相关性和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含cbbL基因的固碳基因丰度与水温、盐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硝酸盐、亚硝酸盐、硅酸盐呈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7.
珠江口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形态特征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珠江口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危害,于2012年5月在珠江口海域采集29个站位表层沉积物,对6种重金属(Cr、Cu、Zn、As、Cd、Pb)的含量、形态特征、影响因素以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采用改进BCR提取法分析重金属赋存形态,并运用酸提取态百分含量风险评估法对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呈现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的分布特征,西岸的浓度普遍高于东岸区域,重金属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于虎门、磨刀门、鸡啼门附近,陆源人为污染影响明显;重金属赋存形态中Cr、Cu、Zn、As主要以残渣态存在,Pb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Cd主要以酸提取态存在,各重金属非残渣态所占比例以Cd最高,表明Cd的迁移性最强;以酸提取态百分含量为依据进行的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的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虽然Cd的绝对含量不高,但其潜在危害等级为高风险,其余重金属为中-低-无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68.
2006年夏季与冬季和2007年春季与秋季,对珠江口近海海洋大气化学要素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要素包括总悬浮颗粒物(TSP),甲基磺酸盐(MSA-),气体(CO2、CH4、NOx、N2O),营养盐(C、N、P、Fe、Na、Ca、Mg),重金属(Cu、Pb、Zn、Ca、Al、F)等19项.结果表明:在珠江口近海大气中,TS...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某市10座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中二噁英的排放特性,对比了焚烧炉炉型、焚烧处理量、烟气净化系统对二噁英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座生活垃圾焚烧炉二噁英的排放浓度为0.016~0.104 ng·Nm~(-3)(以I-TEQ计),9座垃圾焚烧炉二噁英排放满足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0.1 ng·Nm~(-3)(以I-TEQ计)).根据二噁英排放浓度排序对应的烟气净化系统分别为SNCR(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半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湿法+活性炭喷射+布袋半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表明安装SNCR装置有利于二噁英的减排.另外,不同垃圾焚烧炉排放的二噁英指纹特性不仅与烟气净化系统和炉型有关,还与垃圾来源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70.
为深入了解江苏小洋口地区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污染状况,分析近岸生产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于2020年在小洋口近岸海域采集了10个点位的沉积物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测定其中的石油烃及多环芳烃总量,揭示了正构烷烃(n-Alkane)分布特征并探讨了石油烃来源.结果表明,小洋口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总量介于3.95—13.28μg·g-1之间,碳数分布为C11—C36;洋口港、洋口化学工业园附近海域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相对较低,港口和化工生产项目未对邻近海域中石油烃浓度产生明显影响.河口附近石油烃含量相对较高,可能受陆源输入影响较大.大部分点位沉积物中石油烃为陆海混合来源,个别点位沉积物中石油烃以陆源输入为主;数据显示该海域可能受到轻度石油污染.此外,小洋口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总量介于53.1—117.0 ng·g-1之间,与该海域其它研究浓度相当,在国内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以三环和四环芳烃为主,可能是燃烧与石油混合来源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