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10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136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人物介绍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4):F0003-F0003
潘银忠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校副校长、副教授。1965年8月生,1988年本科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2002年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02.
陈红兵 《环境教育》2006,(11):63-63
中国传统哲学对生态伦理的建构具有哪些方面的启迪呢?我想最主要的就是其整体论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倾向于将天地人万物视作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  相似文献   
103.
泰国散记     
江荔 《防灾博览》2006,(1):34-35
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早在 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如今,绝妙的胜景、古代的遗迹、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使它赢得了“东南亚翡翠”“黄袍佛国”“礼仪之邦”的美称。这个梦幻般迷人的国度, 就是古代的暹罗,今日之泰国。泰国的版图酷似一朵盛开的兰花镶嵌在亚洲大陆的中南半岛,与缅甸、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毗邻。境内地势  相似文献   
104.
孙凯 《世界环境》2013,(5):91-91
气候变化是我们当今时代所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但是20多年来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并没有取得预期的进展,某些国家甚至还出现了倒退的迹象。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科学家们目前的共识是,在本世纪应当将气温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古人充分发挥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在面临自然灾害时建立了一套相对制度化且行之有效的救灾机制。从救灾过程来看,古代救灾可分为灾前预防、灾中救助和灾后救济三个阶段的机制构成,政府通过创立各种制度和措施,以完善救灾机制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06.
为何西方的车轮越来越多而我们却越来越少最后竟至于无?为什么驾车的动力从常乘的四马到牛羊驴骡,最后竟沦落到让人来做牛做马?为什么中国的车文化不进反退?为什么中国的车文化会由先秦时期的繁荣昌盛的峰巅而跌入低谷?秦汉混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道路扩张延长,车文化理应较前有更大  相似文献   
107.
刘一楠 《绿叶》2011,(6):96-98
一、"遗民"与"移民""遗民"成为"士"的一种历史身份,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政治文化现象,自殷商起有改朝换代以来,兴废之际涌现出的隐逸遗民,可谓不绝如缕。赵园先生在《明遗民研  相似文献   
108.
循吏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地方官吏,其可贵的"奉职循理"精神,深受历代史家称誉和百姓颂扬,是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财富. 所谓"奉职循理",就是为官恪尽职守,勤勉有为,施政严遵国法,合情顺理.尤其是这"情理"二字,循吏们既看得特重,眼界和襟怀更高远博大,既注重人情,也注重物理,民胞物与,不偏不颇,在处理人与野...  相似文献   
109.
杭东 《环境教育》2011,(4):82-83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书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依傍佳胜名山,与青山绿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自古便有读书山林的风尚,书院是这种风尚的延续、发展和升华. 早在东汉王莽之时,四方学士便多怀携图书,遁逃林薮.桓荣"抱其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后汉书·桓荣传>),朱穆"与同郡赵康叔盛者,隐于武当山,清静不仕,以经传...  相似文献   
110.
古代山水诗歌既是文学的艺术又是文化的呈现.以山水为乐,因山生乐,寄身心自由于山水是他们的哲学取向.文化犹如一座桥梁把山水文学艺术与旅游资源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山水文学因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得以历史沉淀,旅游资源因山水文学而获得了勃勃生机与活力.参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