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15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88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对云南曲靖—昭通断裂带北段的大毛滩断裂上多次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探槽揭露,发现有较多的古地震遗迹,如地震断层陡坎、崩塌体、地震沟槽、堰塞塘和断裂崩积楔等。主要分布于大毛滩断裂的纸厂坝、苏田坝、大毛滩和六马场地区和木杆河断裂的手扒岩、马家坪一带。 该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以前,曾发生过四次古地震事件,地震时间间隔为 4000—7000 年;距今5000--10000 年,发生过两次古地震,时间间隔为1500—2000 年,从5000 年至有历史记载的公元 1216马湖地震,古地震的时间间隔可能是 1000—1600年(不计田坝、丁木、李子湾事件);自公元 1216 年到现今的 782 年间,共发生了四次强烈地震,平均时间间隔为 195年,但从1844年以后,地震的时间间隔为 73—57年。可以看出自公元1216年以来,该区的地震时间间隔在大大地缩短。  相似文献   
72.
北京平原夏垫断裂沉积旋回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夏垫断裂下降盘(上盘)第四纪堆积物逐层分析和对比,定性的分析出夏垫断裂下降盘(上盘)距地表10 m范围内,各层的沉积环境和相应的沉积韵律特征。研究发现:由探槽所揭露的地层可以分为7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由上部的细粒层和下部的粗粒层组成,粒度上细下粗;细粒层均为含碳粘土和粉砂质粘土,具有湖相沉积的特点,其沉积环境多为还原环境或弱还原环境;粗粒层一般为细砂、粗砂层,具有快速堆积的特点,其沉积环境多为氧化环境或弱氧化环境;分析认为,断塞沉积所显示的韵律性结构是地震周期性活动的结果,这一研究是揭示夏垫断裂的古地震事件,反演古地震活动并预测其未来行为的基础。  相似文献   
73.
北京平原区夏垫活动断裂滑动速率及古地震复发间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搜集了有关夏垫断裂钻孔测年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拟合结果显示夏垫断裂滑动速率在地段和时段上均存在差异,且在时段上的差异更加明显。前20 ka以来滑动速率相对较小(0.13~0.30 mm/a);前26 ka~20 ka,滑动速率较大(1.38~2.56mm/a),约为前20 ka以来滑动速率的9~11倍。利用潘各庄探槽、东柳河屯探槽、齐心庄探槽、大胡庄探槽、地震联合钻孔剖面及钻孔资料判定除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外,前20 ka以来夏垫断裂还存在6次古地震事件,古地震平均复发间隔约为3 000 a。  相似文献   
74.
1961—2010年阿拉善左旗气温和地温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气温变化特征已有大量研究,但关于地温变化及其与气温的关系研究还较少。该研究以干旱区为研究区域,利用1961—2010 年阿拉善左旗平均气温和0~80 cm各层平均地温的逐月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近50 a 阿拉善左旗气温和各层地温的年代和季节变化趋势、地气温差变化、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以及气温和地温关系。结果表明:气温与各层地温有很好的相关性;与年均气温相比,地温对气温的放大程度除0 cm外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增加趋势。年、季平均气温和各层平均地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但气温和地温的升温速率不一致;年均气温的升温率和升温幅度高于除0 cm外的各层地温变化;气温、0 cm 和80 cm 地温在冬季的升温最大,5~40 cm 地温在春季升温最大;春、夏季,随土壤深度增加,地温呈减小趋势,气温介于各层地温之间;秋、冬季,随土壤深度增加,地温呈增加趋势,气温小于除0 cm外的各层地温增加;气候变暖背景下,年均、夏、秋和冬季的气温比地温的响应更快,而春季各层地温比气温的响应更迅速。近50 a 各层年均地温(0 cm除外)和气温的温差减小0.3~0.8℃;随土壤深度增加,地气温差的减小幅度降低。年均气温和各层地温的气候突变出现在1980 年代和1990 年代,而气温和地温在四季大多无气候突变现象。四季气温和各层地温的异常年存在一定的对应性,而年均气温和各层地温的异常年份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75.
我国亚热带酸性土丘陵山地,当常绿阔叶林或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被采伐以后,在采伐迹地上遭火烧的情况下,无论垦殖与否,都会出现大片的以禾本科草类或蕨类植物占优势的草丛。如果连年都遭受火烧,它就能保持稳定,成为所谓的火烧顶极。一旦火烧停止,阳性乔灌木树种就会迅速侵入,几年之后就会发展成为灌丛,并向森林的方向发展。热带许多地方的情况也是这样。毫无疑问,亚热带草丛是亚热带  相似文献   
76.
站岭寻古     
距宁化石壁10公里的山顶上有个古老的隘口,叫站岭。  相似文献   
77.
何露 《世界环境》2011,(1):24-25
农业物种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保护它就是保护人类的"饭碗"。然而,这些生存了成百上千年,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农业物种资源,正在从地球上大量消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字触目惊心: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全球有75%的农业物种已经消失,现在每年  相似文献   
78.
为探究高原湖泊湖滨带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对磷赋存形态的影响,以草海湖滨带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磷素赋存形态;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组成.结果表明,草海湖滨带表层沉积物的总磷含量范围在662.89~881.26mg/kg之间,平均值为750.36mg/kg;各磷形态中NaOH-NRP>Res-P>BD-P>HCl-P>NaOH-SRP>NH4Cl-P.细菌群落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等59个门和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厌氧粘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等1259个属组成;古菌群落由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等8个门和甲烷丝菌属(Methanosaeta)等67个属组成.冗余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共现性网络分析表明,微生物群落能驱动草海沉积物中磷的形态转化,细菌主要通过影响铁的氧化/还原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古菌则通过改变有机质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来调控沉积物磷形态.  相似文献   
79.
阜康断裂带是北天山东段博格达弧形推覆构造一条重要的地质地貌构造分界线,吉木萨尔段位于阜康断裂带最东部,晚第四纪以来断裂活动性明显,地表形成一系列的地质地貌现象。通过在吉木萨尔段开展详细的地质地貌调查、断裂陡坎测量以及探槽剖面分析等工作,从探槽发现8次古地震事件,由老到新发生年代分别为:E1(257±24~376±22)ka B.P.;E2(2271±193~257±24)ka B.P.;E3(155±04~227±09)ka B.P.;E4(133±04~1359±116)ka B.P.;E5(87±05~133±04)ka B.P.;E6(65±15~675±057)ka B.P.;E7(20±10~35±08)ka B.P.;E8(?~20±10)ka B.P.。最新一次古地震为距今约(20±10)ka,古地震事件复发周期为(24-745)ka。吉木萨尔东南探槽有两条平行断层陡坎F1-7-1及F1-7-2。根据测年结果显示:最新活动时代分别为(87±05)ka和(20±10)ka,F_(1-7-1)早于F_(1-7-2)形成。  相似文献   
80.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重要的痕量温室气体,而且在光照条件下平流层的N2O会与O3发生光化学反应,破坏臭氧层。海洋是大气中N2O的主要来源之一,海洋中N2O主要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产生,而氨氧化作用是硝化作用的关键(限速)步骤,氨氧化古菌可能是氨氧化过程的主要执行者。本文先概述海洋中N2O分布以及影响氨氧化古菌(Ammonia oxidizing archaea,AOA)和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的amoA(ammonia monooxygenase)丰度与活性的因素以及N2O生成机制研究现状,进而总结AOA和AOB在海洋N2O生成机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最后结合全球气候变化、海洋酸化以及大洋OMZ区域扩大等前沿科学问题,对AOA、AOB以及N2O的生成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