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21篇 |
免费 | 925篇 |
国内免费 | 10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490篇 |
废物处理 | 323篇 |
环保管理 | 2423篇 |
综合类 | 7850篇 |
基础理论 | 827篇 |
污染及防治 | 556篇 |
评价与监测 | 408篇 |
社会与环境 | 1217篇 |
灾害及防治 | 55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5篇 |
2024年 | 131篇 |
2023年 | 289篇 |
2022年 | 278篇 |
2021年 | 330篇 |
2020年 | 365篇 |
2019年 | 292篇 |
2018年 | 211篇 |
2017年 | 278篇 |
2016年 | 296篇 |
2015年 | 425篇 |
2014年 | 1208篇 |
2013年 | 797篇 |
2012年 | 1137篇 |
2011年 | 1096篇 |
2010年 | 861篇 |
2009年 | 939篇 |
2008年 | 1107篇 |
2007年 | 1016篇 |
2006年 | 955篇 |
2005年 | 965篇 |
2004年 | 996篇 |
2003年 | 1133篇 |
2002年 | 775篇 |
2001年 | 617篇 |
2000年 | 644篇 |
1999年 | 513篇 |
1998年 | 488篇 |
1997年 | 337篇 |
1996年 | 270篇 |
1995年 | 240篇 |
1994年 | 146篇 |
1993年 | 104篇 |
1992年 | 93篇 |
1991年 | 72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 相似文献
42.
43.
44.
为全面,准确评价农村能源系统生态工程的社会效益及其能源生态经济效益,我们研究提出三个层次共15个指标组砀农村能源系统生态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层次的权值,最后再运用该指标体系对课题组研究的“二六”工程规划进行可量化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规划方案,让决策者面对种农村能源系统工程建设方案有选择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以黑河市为例,介绍了其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了东北-同蒙古沿边开放带经济发展水平与南方沿海开放城市的差别及原因;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46.
自1950年以来,丹麦的农业产量一直在发展并变得非常专一化,单位面积和单位资源的生产力高而稳定。农业的负效应(如水中的肥料残留物,粮食和水中的杀虫剂及资源消耗()正开始对环境产生重大的压力。为了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景观的变化以促进较主的生物多样性。1980年和1990年之间制定了一些国家计划,1987年,丹麦通过了推行有机农业的第一项法律。可持续发展包括人类社会安康和环境保护良好状态两个方面。显著也经 相似文献
47.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非常大的事业。据专家测算,按目前的技术水平,每利用1吨废钢可炼好钢850公斤,节约铁矿石3吨和标准煤1吨,减少“三废”污染76%—97%,每吨降低生产成本200元;每利用1吨废纸可生产好纸800公斤,相当于节约烧碱300-450公斤、木材4立方米、电512度和水250吨,减少“三废”污染约75%,每吨降低生产成本300元。发达国家已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视为“开发第二矿藏”或称之为“第二物料革命”,且陆续制订相关法规,运用法律手段规范人们对废弃物资开发、回收与利用… 相似文献
48.
一我国已是一个钢铁大国,1997年以来,钢的年产量已超过1亿吨,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我国现在还不是一个钢铁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还须改进,以增加我国钢铁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几十年来,我国钢铁工业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铁钢比高。这既是产品结构上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致使我国钢铁工业劳动生产率低和诸多经济技术指标落后的重要原因。新中国建国以来平均铁钢比1.01,长期居高不下,近几年竟又升高到1.08,与其他主要产钢国相比,我们的铁钢比之高… 相似文献
49.
50.
该文论述了在建设城市到管理城市再到经营城市的过程中,政府各职能部门应重视经营环境,通过政府行为加强政策、法制、服务、人文环境和水、大气、空气、生态、人居、设施环境的建设,促进城市品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