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15篇
综合类   482篇
基础理论   133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68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5 毫秒
851.
Loess Plateau,a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 in Northwest China,is well-known for its most serious soil erosion in terms of sediment yield each year.Soil erosion,which is intensified by agricultural activities,is the major factor influenc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this region.It reduces productivity by removing nutrients and especially reducing water availability that is essential for crop production in the area.It also brings about off-site costs by demanding more efforts for maintenance of banks and dame along Yellow River through raising the riverbed with sediment.Climate is capricious and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occur frequently,which impairs norm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th erosion and also decrease of water availability.Extensive way of farming still dominates on the Loess Plateau,which canot produce satisfying economic results and needs to be improved or altered.Conven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attern needs to be reconsidered for husbandry has not been granted its due position.Agriculture is the backbone of economy.Po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mped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vice versa,backward economy also influences the advancement of agriculture.Besides a large population,education status of farmers is another threshold that requires being resolved for a sustainable agriculture.Although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 has been practiced there for more than 5000years,now it cannot meet the demand for food and fiber by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some of its farming practices are contributing to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nd can sustain no longer.Agriculture on Loess Plateau needs to find its own way of sustainability.To work toward a sustainable agriculture,chances and challenges both indwell on Loess Plateau.  相似文献   
852.
可持续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人类必须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生存环境,而对于生命支持系统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水资源实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原则,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物质保证。全球水文循环使世界各地的环境连成一个整体,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必须从总体出发综合开发和管理水资源,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注意对水文循环过程的干扰,并服从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全面需要,不能只就水论水。本文就可持续开发水资源的规划思想及其原则,阐述一些基本观点,并指出促其实现必须依靠全社会共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53.
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政策下,分析我国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难,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对基金政策下的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促进政策完善、建设回收网络、推动技术升级和科学设计布局产业链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54.
红肉猕猴桃可持续育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20多年的育种研究,已培育出经济价值高、经济性状各异的红肉猕猴桃系列品种,即红阳猕猴桃、红华猕猴桃和红美猕猴桃,提出了几点有关可持续育种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55.
日本相对丰富的促进可持续消费经验对我国正在大力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本文介绍了日本循环社会法律框架下循环再生利用法和绿色采购促进法对促进可持续消费的作用,以及可持续消费的最新实践活动,并从循环再生利用法律法规建立、深化公共绿色采购评估、发布面向普通消费者产品清单、建立消费者发声通道、提升消费者意识、促进消费者导向管理等方面提出对我国推动绿色消费的启示。  相似文献   
856.
1发展海水淡化提高天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天津市是海滨城市,具有临海天然优势,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即开始了海水利用的尝试,海水利用科研与实践位居全国前列。现已具备了规模化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有效替代淡水资源的条件。 国务院在对天津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指出:“要从城市水资源匮乏的实际出发,坚持节流、开源、保护并重的原则,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海水淡化等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要继续把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海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努力构建节水型社会。促进天津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57.
水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随人口增长,环境破坏,水资源局面日益紧张。本文在对我国水资源现状简单分析基础上,提出合理策略,以确保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58.
经过8年的历程,在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中国环境标志8周年的庆典.在此,我代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向8年来支持和关心环境标志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获得中国环境标志杰出贡献奖的企业和中国环境标志优秀组织奖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859.
本文分析了水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及呼和浩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如何解决呼和浩特地区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860.
建立了济南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对济南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济南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并不高,尤其是环境子系统的得分值处于全省第13位,水资源持续利用将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