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3篇
  免费   1267篇
  国内免费   3721篇
安全科学   1787篇
废物处理   204篇
环保管理   334篇
综合类   6947篇
基础理论   986篇
污染及防治   733篇
评价与监测   187篇
社会与环境   137篇
灾害及防治   316篇
  2024年   266篇
  2023年   897篇
  2022年   811篇
  2021年   769篇
  2020年   592篇
  2019年   614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448篇
  2014年   593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589篇
  2011年   573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目的 开展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6在950 ℃下的热盐腐蚀试验(95%Na2SO4+5%NaCl),探明涂盐量和涂盐方式(周期涂盐和单次涂盐)对DD6高温热腐蚀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方法 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量色散谱、X射线衍射等设备,对不同涂盐量及涂盐方式下DD6的表面及横截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分析不同涂盐量和涂盐方式下DD6的高温热腐蚀机理。结果 DD6在950 ℃下主要发生碱性熔融热腐蚀,同时伴随氧化、硫化和氯化等过程。高温热腐蚀使得DD6合金表面生成的保护性氧化膜被熔融态的腐蚀介质破坏,导致O、S、Cl等外部元素通过氧化膜的缺陷进入DD6基体中,在合金的亚表面发生内氧化、内硫化以及内氯化反应,横截面上出现明显的腐蚀层,其主要由氧化物以及硫化物组成。随着热腐蚀的进行,DD6表面物质发生了剥蚀,沉积盐量的增加导致剥蚀现象越加严重,合金内部致密的组织结构也被破坏,横截面上出现了大量孔洞、裂纹等缺陷。在相同涂盐量下,周期涂盐法使得DD6的腐蚀程度高于单次涂盐法。结论 DD6高温热腐蚀行为与涂盐量及涂盐方式密切相关,相同涂盐方式下,涂盐量越大,DD6热腐蚀更加严重。涂盐量一定时,周期涂盐法使得DD6的热腐蚀剧烈程度大于单次涂盐法,且DD6在上述热腐蚀条件下均发生剥蚀破坏。  相似文献   
852.
民用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一旦发生爆炸,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力。根据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特性,通过计算,由爆炸中心到能保证人身安全和建筑(构筑)物和设备免遭破坏的最小距离。  相似文献   
853.
消解酸度、滴定酸度、还原性离子、消解时间等是影响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重要因素。本文对这些影响因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消解酸度从50%(v/v)减少至30%,COD的测定值降低了35%~57%。氯离子的氧化产物为氯气,但采取0.025 mol/L的重铬酸盐时不能被完全氧化;铵离子单独存在时对测定COD值无贡献,但与氯离子共存时有贡献;碘离子则无此现象。  相似文献   
854.
建立了巯基棉分离富集快速测定垃圾渗滤液中Zn(Ⅱ)的瑞利光散射新方法,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及主要分析化学性质。在酸性Tris-盐酸缓冲介质中,固绿FCF-溴代十六烷基吡啶(TPB)能与Zn(Ⅱ)结合生成三元缔合物,使体系的瑞利散射(RL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LS光谱,在最大瑞利散射峰367 nm波长处,Zn(Ⅱ)的浓度在0.002~0.23 mg/L范围内与体系的△I_(RLS)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1 3 mg/L。方法用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Zn(Ⅱ)的测定,回收率为98.94%~103.9%,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5%~2.0%。  相似文献   
855.
为改善聚合物的火灾安全性,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制备了MXene@PANI纳米杂化物,并将其添加到环氧树脂(EP)中,对纳米杂化物在EP中的分散性及其对EP阻燃性能和减毒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EP复合材料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纳米杂化物能在EP基体中均匀分散;纳米杂化物的加入有效延缓了EP复合材料的热降解,提高了残炭量;EP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总热释放量(THR)相对纯EP分别降低了22%和10.1%,有毒气体的释放速率也明显降低,表现出更好的火灾安全性;火灾安全性的提升主要归因于二维纳米材料的迷宫效应、MXene和PANI的催化成炭作用以及PANI受热时生成不可燃气体。  相似文献   
856.
针对电厂机组大(小)修中所遇到的安全管理方面的各种实际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实用有效的防范措施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57.
扩大企业对CDM的参与是提高清洁发展机制减排效果的关键因素,但是随着参与的不断扩大,可能产生价格因素、小项目开发障碍、“普遍性”等阻碍因素,将影响企业对CDM参与性的继续扩大,对减排效果的提高造成负面影响。在对企业参与和CDM环境效力相互关系探讨的基础上,本文对如何继续扩大参与、加大减排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58.
基于2000—2011年沿海11省市入境旅游的相关指标数据,从时空差异视角揭示沿海地区入境游客消费水平、消费层次及其演变特征,采用灰色GM(1,1)模型,对沿海地区入境旅游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地区入境旅游消费水平不高,非基本资料所占总消费资料比重和入境旅游消费结构高级化指数低。为推动沿海地区入境旅游稳定、持续与快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59.
近些年来社会不断的发展,科技不断的创新,在环境工程的污水处理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膜生物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其在处理污水的效果上可以说非常好,现在已经广泛的应到污水处理的工作中。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膜生物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普及的工作上还有待提高,与此同时本身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膜生物反应技术的应用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