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2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2123篇
安全科学   329篇
废物处理   254篇
环保管理   504篇
综合类   5258篇
基础理论   1006篇
污染及防治   895篇
评价与监测   294篇
社会与环境   238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562篇
  2021年   482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484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用GC/MS,对金华地区3个采样点、四个季节,225个PM_(2.5)样品中10种极性有机示踪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包括天然源:3个异戊二烯SOA示踪物、1个α-蒎烯SOA示踪物和2个真菌孢子示踪物,和人为源:1个甲苯SOA示踪物、3个生物质燃烧示踪物.结果表明,异戊二烯SOA示踪物浓度为3.41~48.50 ng·m~(-3),α-蒎烯SOA示踪物浓度为2.45~25.40 ng·m~(-3),甲苯SOA示踪物为4.75~39.80 ng·m~(-3).各SOA示踪物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异戊二烯SOA示踪物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α-蒎烯SOA示踪物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甲苯SOA示踪物秋季夏季春季冬季.估算得出甲苯SOC对OC的贡献为3.03%~24.50%,而来源于生物质燃烧的有机碳对OC的贡献可以达到1.23%~42.80%.表明人为源排放前体物的二次转化以及生物质燃烧是金华地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52.
长江三角洲水田保护性耕作制度的碳收集效应估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耕作制度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稳定和积累作用显著,探讨耕作制度演变下农田土壤碳库动态,将有助于农田土壤碳收集的技术选择及政策制定。利用已发表的田间定位试验数据,构建不同耕作制度下长江三角洲水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估算模型。依据该区近20多年来耕作制度演变动态,对保护性耕作制度的土壤碳收集效应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油菜面积的扩大、小麦的少免耕和作物秸秆的还田分别约增加土壤耕层有机碳0.94 Tg、2.76 Tg和3.95 Tg,其中以麦稻复种转向油稻复种的单位面积碳收集效应为最高。最后,就碳收集效应估算的方法进行了相关讨论,并就土壤碳收集研究和如何提高土壤碳收集潜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53.
为探究珠三角典型地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其化学反应活性的季节变化特征,于2016年在广东大气超级监测站,开展四季VOCs、NO x、O3和PM2.5的连续观测,共获得2142组有效数据.结果表明:(1)VOCs、羟基自由基消耗速率(LOH)、O3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均具有明显季...  相似文献   
254.
安徽省升金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存及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研究了安徽省升金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存和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氮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湿地土壤全土1m深有机碳密度达10.82±1.90kg.m-2,表层土壤(0—30cm)有机碳密度为5.19±0.68kg.m-2,高于报道的人工湿地——水稻土的碳密度;有机碳(SOC)含量分布随土壤深度(H)的递降符合幂函数方程,湿地土壤有机碳的表层积累强度和积累深度高于稻田;湿地土壤氮素是土壤固碳的有利因子,其氮素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效应高于水稻土;因湖泊沉积受河流动力学、土壤水分和植物生长条件的影响,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的水平空间变异性。看来,长江中下游淡水湿地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储存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5.
对于工业企业的发展来说,能源低碳转型、生产和经济模式低碳转型都容易导致碳排放较高的企业面临着大量的投资、资产流失、资产泡沫等问题,而且很多企业在低碳转型的过程中还会存在投资损失风险、贷款违约风险过高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因为企业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工业企业应当也必须要抓住“双碳”目标引领我国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低碳转型机遇,在能源和产业结构以及经营理念方面展开全面优化和深层次变革,满足企业低碳转型的根本需求。由于节能降碳转型不仅是技术方面的转型,同时也包含了生产生活方式、经营发展战略理念等方面的全面转型,因此引导企业完成全面节能降碳转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56.
“双碳目标”是我国进行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真实准确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良性运行更是依赖于碳排放相关信息的公开。目前,我国不断推动环境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设和法治保障,但现有的规定仍存在三方面问题,首先是碳市场信息公开主体范围较窄,其次是碳市场信息公开内容不够全面,最后是惩戒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对此,应完善碳市场信息公开立法,扩宽覆盖主体范围,扩大信息公开内容,不断完善惩戒和激励机制以便深化碳市场环境公开制度改革,更好地发挥信息公开制度对碳市场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257.
3060双碳目标展示了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的责任担当,提升了我国气候治理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树立了发展中国家低碳减排的样板。双碳目标的设定对高校的碳减排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作为密集型用能单位,有责任在校园建设中,靠前发力、深入思考,努力探索高校绿色校园创建的新范式、新路径。文章采用生态因子法、校园碳足迹和问卷调查分析,从切入点、基础点、架构点、创新点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系统谋划,力求创建与时代发展、民族振兴同频共振的高等院校“绿色样板”。这既是对国家战略和教育部行动计划的积极响应,又可以引领、示范和指导社会经济系统转型,为社会发展赋能、为人类文明赋智。  相似文献   
258.
欧盟设立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目的从表面上看是应对气候之需,实则是为了恢复经济并抢占全球气候规则制定的先机,国际上对其实施进程持有较大的争议。文章阐述了我国的出口贸易、产业结构及财税机制因该机制的出台所面临着的紧迫局面,建议我国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杜绝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加快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完善碳税立法,积极主动做好应对工作,以期加快碳减排的进程,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259.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国今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明了方向。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通过完善低碳政治制度、完善低碳市场制度、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建立人口均衡制度、建立资源节约制度、健全低碳法治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制度保障安排;通过突出碳技术创新、搭建碳技术实践平台、政府加大碳技术创新推广力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科技创新实践;重视低碳文化引领、加强低碳文化生活养成、加强低碳文化产业养成、加强低碳文化行政养成,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文化养成。多边主义框架下的全球合作是解决气候问题的核心,世界各国应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享降碳减排技术,互相监督,形成共识,应对全球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260.
梳理了国内大型活动碳中和相关政策及2017年以来“六五环境日”的低碳管理经验,并以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为例,分享了低碳办会的思路与措施,介绍了以“减一点、捐一点、买一点、种一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及方式。通过计算发现,2022年度主会场活动人员食宿排放是整个活动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占81%,人员交通排放其次,占13%。将本次活动组织运行过程中发现的有效做法和良好案例进行总结提炼,为我国低碳会议的举办提供了“辽宁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