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4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984篇
安全科学   861篇
废物处理   131篇
环保管理   309篇
综合类   2534篇
基础理论   519篇
污染及防治   428篇
评价与监测   140篇
社会与环境   99篇
灾害及防治   13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鞘氨醇单胞菌:降解芳香化合物的新型微生物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鞘氨醇单胞菌属是一类丰富的新型微生物资源,可用于芳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该属菌株凭借自身的高代谢能力与多功能的生理特性,在环境保护及工业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由于对鞘氨醇单胞菌的认识较晚,该菌的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很少被关注,对其的研究也停留在初级阶段.本文综述了鞘氨醇单胞菌属自发现以来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理生化特性的描述、分类学研究、生物高聚物的合成、特殊组分鞘脂以及相关酶与基因的研究,并结合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提出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2.
石油烃厌氧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烃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稳定化合物,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烃的生物降解只能在好氧条件下进行.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表明,厌氧微生物能以硝酸盐、硫酸盐、三价铁或二氧化碳等为电子受体代谢烃,烃厌氧代谢的初始反应机理主要有延胡索酸盐结合反应、羧化反应、羟基化反应和甲基化反应,但国内还未见相关报道.本文综述了烃厌氧降解微生物及其代谢机理,并以甲苯为例概述了烃厌氧生物降解过程中的起始反应酶和作用机制.结合国外烃厌氧降解的研究进展和本实验室的工作,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相似文献   
983.
复合污染对水稻幼苗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SDBS、EDTA、Cd、Hg复合污染对水稻幼苗细胞膜透性及部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DBS、EDTA、Cd、Hg的共同作用对水稻幼苗的叶片和根部蛋白质的合成的影响均大于对照,但相互之间由于处理的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不同复合处理水稻幼苗的叶片和根的MDA含量、SOD、POD、CAT活性的影响也不同.水稻通过保护酶系统对伤害有一定的适应和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984.
不同环境条件下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的生物降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不同环境条件下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生物降解性能,采用已驯化的混合菌群作为接种液进行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脱色试验。结果表明,微氧条件下(静置敞口培养),偶氮染料酸性大红GR脱色效果最佳,染料脱色主要发生在菌体的对数生长期。混合菌群对pH、温度适应范围较广,pH为3.32~9.18,温度在20℃~37℃范围内均可以获得较好脱色效果,脱色率均在80%以上。微氧条件下酸性大红GR降解历程表明,偶氮基整个共轭系统被破坏,生成了一种新的结构,使原有的某些精细结构在二阶导数光谱中得以表现,由此探讨其生物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985.
石灰性土壤中磷锌对小麦生长及锌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磷锌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复杂的交互作用,文章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中施磷肥对小麦生长及吸收锌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锌明显增加了土壤中DTPA提取态锌的质量分数,且土壤中wDTPA提取态锌随着施磷质量分数的提高逐渐增加;不同施磷质量分数背景下,随施锌质量分数的提高小麦茎 叶 籽粒壳的干重有所降低,却增加了小麦籽粒的干重;在各质量分数锌背景下施不同质量分数水平磷,明显地降低了小麦茎叶中锌的质量分数,但提高了籽粒中锌的质量分数,并增加了锌累积量;小麦地上部锌质量分数和锌累积量均随施锌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石灰性土壤中施磷肥提高了土壤中锌的有效性,促进了小麦生长,降低了小麦茎叶中锌的质量分数,促进了锌元素从植株向籽粒的运输,增加了小麦籽粒中锌的质量分数,促进了小麦地上部分对锌元素的总吸收量.  相似文献   
986.
噻吩磺隆降解菌FLX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产噻吩磺隆的农药厂内土壤中采取土样,经驯化富集后筛选到1株能高效降解噻吩磺隆的细菌FLX,根据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分析,鉴定FLX初步为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FLX能在含50mg/L噻吩磺隆的基础盐液体培养基中降解噻吩磺隆,48h降解率达83.34%.FLX降解噻吩磺隆的最适pH值为7.0,最适温度为35℃,在所试的金属离子中,Zn2+、Al3+、Cu2+、Ba2+、Fe3+等对FLX的降解影响较小;Hg2+,Co2+则抑制FLX的生长与降解.酶的定域实验表明,该菌中噻吩磺隆水解酶为胞内酶.  相似文献   
987.
多菌灵降解菌株djl-6-2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处理多菌灵废水的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多菌灵降解菌djl-6-2,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rDNA序列比对以及系统聚类分析等鉴定其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sp.).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pH值为7.0.可利用多菌灵为唯一碳源、氮源进行生长,以0.01%多菌灵为唯一氮源时,降解速率平均可达77.78mg/(L·d).Cu2+对djl-6-2降解多菌灵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88.
用驯化好的厌氧污泥对葡萄糖、乳酸盐和醋酸盐作为电子供体时四氯乙烯(PCE)的降解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CE是通过还原脱氯发生生物降解的。实验的回归结果表明,反应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依次为k乳酸>k葡萄糖>k醋酸。表明乳酸盐作为电子供体时PCE的降解速率较快,说明在实验条件下乳酸盐是最合适的电子供体。并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由共代谢基质提供的电子供体不是PCE降解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989.
DDT降解菌株DB-1的分离、系统发育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农药厂下水道污泥中分离、筛选到1株能够在好氧条件下降解DDT的细菌菌株DB-1,根据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DB-1初步鉴定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sp).该菌株能在含酵母膏(40mg/L)的DDT(40mg/L)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降解DDT,10d降解率达到83.6%,菌株DB-1在25~30℃长势较好,最适生长pH值为8.0.  相似文献   
990.
从某避孕药生产厂污水处理站好氧池活性污泥中通过富集驯化,分离到一株降解甾体雌激素(3-甲氧基-17a羟基-1,3,5(10),8(9)-雌甾-4-烯,简称MHE)的细菌ZY3菌株.经形态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Raoultella属(Raoultellasp.).经过对ZY3菌株以MHE为唯一碳源生长和降解特性的分析表明,ZY3菌株利用MHE生长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35℃和10.0,72h内的最适降解浓度为10mg/L.加入营养物质麦芽糖和蛋白胨能促进菌株对底物的降解,在72h内降解率达到了87%和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